(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探索县乡财政管理新思路
一要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重新界定县、乡事权范围,明确县、乡政府的支出责任,合理划分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要最大限度地照顾乡镇财政利益,充分考虑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力的影响,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乡镇有确保政权正常运转的必要财力,避免支出硬缺口。
二要全面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部门综合预算改革要“深化”。要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和会计集中核算办法并轨工作。要下决心抓好政府采购工作,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政府采购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扩面”,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全面推行银行代收管理办法;支出管理手段要“创新”,在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财政支出管理手段,统筹安排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行政成本要“控制”,挖掘节支潜力,控制行政成本。金财工程建设要“加快”,为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技术支撑。
三要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统筹力度。今年的财政资金要向园区和项目建设倾斜,打捆使用财政资金,提高有限资金在促进发展中的作用。
三、结合财税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目前全区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全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财税系统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委的部署,精心谋划、周密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于活动之中。通过这次活动,使广大党员在政治上更加坚定,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为民理财的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提高。
一要加强宗旨意识的教育。“为政重在理财,理财重在为民”。财税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贴近群众、关心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全系统的广大党员切实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起牢固的法纪观,带头依法理财、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自觉学法、懂法、知法、不犯法。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为党和人民作贡献。
二要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廉政为民是好的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对财税干部的基本要求,搞好财税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以近年以来发生的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以案讲法、以案说纪,继续强化对干部的警示教育。针对财税业务工作特点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把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廉政制度具体化,增强廉政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抓紧建立健全适应于财税系统的惩治和预防体系。严格执行中纪委、省纪委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省政府行政执法“十不准”和《四川省财政系统业务工作纪律》,切实加大对财税干部进行廉洁自律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力度。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刹住党员干部经商办企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跑官买官、境内外赌博等歪风。对财税系统出现的违法违纪案件,无论涉及到哪一级,哪个人,都要态度鲜明,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三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财税干部要把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落实在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把中央的精神、上级的指示同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把对上负责、对领导负责与对下负责、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反对“坐车调查”,“吃饭研究”,蜻蜓点水,捕风捉影。要反对好大喜功、哗众取宠、空喊口号、做表面文章、搞花花点子等各种的形式主义。要雷雳风行、强化督查,把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化为具体的财税工作任务,层层分解下达,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对推诿扯皮、故意拖廷,敷衍塞责、不负责任的,要严肃追究,限期整改。要实行有效的激励约束办法,奖勤惩懒,奖优罚劣。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同时,也要使那些浮在表面、不抓落实的干部受到惩戒,从而在全体干部中形成重实际、求实效、办实事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