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研究综述(3)

2010-06-17 16:20

  3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己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物流金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既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不足与展望:
  (1)国内外的学者大部分都是从定性方面对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以及风险进行阐述,而缺少定量方面的研究;
  (2)在质押过程中,仓单标准化的建立,运作模式的流程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3)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和信息网络化建设可待进一步研究;
  (4)对于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量化的方法进行收入-成本收益分析。
  
  参考文献:
  [1] 何燕. 金融机构发展物流金融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分析[J]. 物流平台,2007(9):2.
  [2] Daniel M. Friedman. Fied warehousing[J]. Columbia Law Review, 1942,42(6):312-318.
  [3]Albert R. Koch. Economic Aspects of Inventory and Receivable Financing[J].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948,13(4):566-578.
  [4]Eisenstadt M. A finance company’s approach to warehouse receipt loans[J]. New York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1966(36):661-670.
  [5] Raymond W.Burman. Practical Aspects of Inventory and Receivables Financing[J].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948,13(4):555-565.
  [6] Dunham A. Inventory and Accounts Receivable Financing[J]. Harvard Law Review, 1949,62(4):588-615.
  [7] Barnett W. What’s in a name-A brief overview of asset-based lending[J]. The Secured lender, 1997,53(6):80-82.
  [8] David Biederman. Logistics Financiers[J]. The Journal of Commerce, 2004(4):40-42.
  [9] Sidney Rutberg. Financing the Supply Chain by Piggy-backing on the Massive Distribution Clout of United Parcel Service[J]. The Secured lender, 2002,58(6):40-46.
  [10] Buzacott J. A., R. Q. Zhang. 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Asset-Based Financing[J]. Management Science, 2004(24):1274-1292.
  [11] 陈淮. 关于物资银行的设想[J].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7(3):2-3.
  [12] 任文超. 物资银行及其实践[J]. 科学决策,1998(2):2.
  [13] 罗齐,朱道立,陈伯铭. 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 中国流通经济,2002(2):3-4.
  [14] 于洋,冯耕中. 物资银行业务运作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J]. 管理评论,2003(9):5.
  [15] 李蓓. 物流金融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J]. 金融与经济,2006(10):4-5.
  [16] 巫刚,姚伊娜. 物流金融与期货交割相结合的价值创造[J]. 物流科技,2007(10):1.
  [17] 赵道致,白马鹏. 解析基于应收票据管理的NRF-LC物流金融模式[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3):1-2.
  [18] 宰予东. 现代金融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6):3-4.
  [19] 邹小芃,唐元琦. 物流金融浅析[J]. 浙江金融,2004(5):2.
  [20] 袁红,王伟. 物流服务的新领域[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2):3-4.
  [21] 储雪俭. 对发展物流金融中信贷风险防范的思考[J]. 物流技术,2005(2):3.
  [22] 杨宇,周晶. 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金融价值增值作用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2007(11):1.
  [23] 浦徐进,唐建荣. 物流金融服务创新与VMI系统中的风险防范[J]. 研究与探讨,2007(11):3.
  [24] 彭志忠.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物流金融信任机制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07(6):4-5.
  [25] 胡愈,柳思维. 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组织形式创新[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1.

物流金融研究综述(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美国轮胎特保案带来的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