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县域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思考(2)

2010-06-18 08:41

   四、注重以效益为中心,大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随着分工协作的深化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已为人们所重视。因此,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重视学习国内外著名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进管理创新。首先是要强化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打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事关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就会方向不明,头脑不清,底气不足,短期行为严重,最终会被激烈竞争淘汰。必须把加强战略管理摆在突出的位置,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进行推动。其次是要强化基础管理。要以质量为中心,成本为核心,以搞好物流、资金管理为重点,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狠抓管理的薄弱环节,练好内功,从严治企。要以市场为中心,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强企业的营销管理,按照现代物流的特点,构筑企业自身的新型营销网络。在强化基础管理中,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创新能力。第三是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县域工业企业的短缺资源。要制定企业人才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努力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人才队伍。企业要在提高全员素质的基础上重视培养自己稳定的核心人才,一方面要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激活人才创造性的有效机制,使经营者、技术人才的劳动报酬与经营、科技成果挂钩,充分积极性。
    五、转变政府职能,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增创环境新优势。一是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要按WTO规则的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取消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凡是市场能解决的,就要由市场解决;凡是法律手段能解决的,就要用法律手段解决;凡是能够下放的权力,就要坚持放下去;凡是确需行政审批的,就要按照“规范、统一、精简、透明、服务、效能”的原则来施行。把管理经济的主要精力转到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司法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上来。二是要强化对工业企业的支持。重点是政策、资金和社会保障支持。政策方面,要完善和配套能大大促进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要做到上级给予的政策要充分用足用活;上级尚无明文规定,但企业发展急需的,要创造性地制定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资金方面,要完善工业发展基金的功能,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前景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贴息贷款等方式的资金援助;鼓励成长性强的科技型工业企业上市发行企业股票或债券,拓展工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社会保障方面,要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企业的发展构筑安全网,同时,要积极支持企业通过剥离等方式,减轻办社会的负担。三是要高强度地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现代工业发展的趋势是,企业越来越向规划合理、设施配套、环境良好,有利于政府提供高效服务,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园区集中。因此,必须拿出气魄,组织力量,抓紧时机,按照“优化布局、相对集中、拓展空间”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于通过国资引导民资、外资的投入,高强度地推进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吸引力的工业园区建设,努力构筑提高县域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新平台。


关于提高县域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