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使农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客观、真实的了解农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农业这一特殊行业目前相对滞后的会计处理手段应当朝着会计电算化方向改进,以为农业会计的国际接轨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农业会计 处理手段 会计电算化
农业是人们对动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实施控制和强化的过程,是以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前提的经济再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复杂多样,不同地区、不同生产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有可能不同,这加大了农业会计处理的难度。面对农业会计本身的复杂性,如何通过改进农业会计处理手段提高会计处理效率,提升农业会计信息质量,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从农业会计处理的复杂性入手,对改进农业会计处理手段展开探讨。
一、农业会计处理的复杂性
1.农业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复杂性
农业活动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动植物本身有着自身生长发育的特有规律,从而使农业会计核算的对象必然涉及到“活”的动植物。这些“活”的动植物要经过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等自然的生物转化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
例如,根据生物资产的分类,准备用来生产肉品的牲畜、养殖的鱼、玉米和小麦等庄稼、长成后准备作为原木的树木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而产奶的牲畜、葡萄树、果树、保留树干但收获柴薪的树木等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从用材林中采伐的木材、奶牛产出的牛奶等收获的农产品由于其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或者其生命或生物转化能力受到限制,属于生物资产的收获品应当作为存货处理。但企业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理各不相同。由此可见,农业企业的会计处理应该牢牢把握生物资产的转化特征,农业这一复杂的自然过程使农业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具有复杂性,从而使农业会计信息客观真实的反映具有现实的难度。
2.农业生物资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
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是活的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周期长等。农业会计常常需要在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核算成本,而且还要对农作物的混种、畜禽混群与分群饲养并存、生产周期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林木果树等复杂情况进行成本核算。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农业成本核算比工商业成本核算更具难度。
3.农业会计标准具有多重性
农业活动的主体在性质、规模和组织结构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各自的具体会计目标不同,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就各不相同,不同农业活动主体下农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标准理应有所不同。规范的公司制大中型涉农企业要求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公司制企业会计标准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将农业会计核算办法作为一般通用性会计标准的补充。但国有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和农户各自的农业生产活动有不同的特点,外界对其会计信息的需求等有明显的不同。这就要求他们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标准进行(如《会计核算办法》)处理来规范各自的会计行为。而“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常常会要求农户提供基础的成本价格资料,也就会要求农户进行必要的会计核算以满足这种需求。
二、农业会计处理手段的相对滞后性
显然,复杂的农业会计业务处理需要有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技术和手段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效率,从而提供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恰恰是传统的手工农业会计处理手段非常落后。在电脑已经进入家庭的今天,广大农业企业特别是广大农村仍然以手工记账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规范。
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复杂性以及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对于编制会计报表、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计算等非常复杂且时间性要求很高的会计核算工作,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已远不能适应农业核算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是农业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浅谈农业会计处理手段的改进
2010-07-11 01:04
浅谈农业会计处理手段的改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