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中市场营销理念的可行性运用探析(3)
2010-07-11 01:05
二是形式内容相对单一,差异性不明显,表现为缺乏有效创新,推进乏力。纵观现在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无非是图板、横幅、宣传图册等传统手段,缺乏与时俱进的有效创新;内容上几乎一成不变,清一色的事故警示教育,久而久之,极容易让广大交通参与者产生“审美疲劳”,从最初的好奇发展到厌烦。甚至,有些较为血腥的事故警示教育片、图板,也不加甄别地搬进了校园,给广大青少年学生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显而易见,这种传统加简单的交通安全宣传就好比一种缺乏差异性的商品,没有考虑不同地域、年龄、文化等因素影响下交通参与群体的不同心理特点,没有体现有针对性的宣传形式和宣传内容。由此,达不到准确切合群众喜好、需求,不为群众喜闻乐见,不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是渠道狭窄,接收成本较高,表现为单打独斗明显,多部门联合的宣传机制缺乏。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交通、农机、安监、教育等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需要新闻宣传部门的有力助推,需要各级基层组织的积极配合。而目前的现状却是,交通、农机等职能部门各行其是,新闻宣传、基层组织被动应付,只有交警一家单打独斗,根本形成不了齐抓共管的社会化宣传格局。长此以往,交警职能的单一性势必造成宣传渠道的单一性,力量的单薄性势必造成宣传面的狭窄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广大交通参与者从有限的交警宣传中接收交通安全知识的概率、机会相对下降,学习提高交通安全知识的机会成本也就相对提高了。
四是管理缺位,评估不科学,表现为缺乏有效的回访调查机制。有投入必定有产出。交通安全宣传的产出应该是通过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营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这也是评定交通安全宣传效率的最终标准。然而,从交通安全宣传的现状来看,我们评定交通安全宣传的标准却往往只停留在了活动本身,看场面大不大,看台帐全不全,而没有深入地考虑效果怎么样。从市场营销理念的角度讲,即缺乏有效的活动回访评估机制,将每一次宣传活动孤立起来,忽视了交通安全宣传的系统性,切断了宣传工作不断深入、延续、改进的信息链。以“五进”工作为例,五种不同对象在不同地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尽相同,宣传侧重点也不一样,没有有效的活动回访评估机制,就不可能准确掌握某个特定群体的交通安全知识缺乏度或饱和度,也就只能满足于平均主义式的宣传资源利用,直接导致了一些群体宣传过剩,一些群体宣传不足的不利局面。
四、借鉴整合营销理念探讨解决交通安全宣传问题的几点对策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当前我们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形象的讲,应该是一种“计划经济”式的宣传方式,主要表现为根据上级指令完成交通宣传活动,单一甚至有些固执地执行上级宣传要求。这种宣传方式缺失前置调研和后续回访,与当前交通安全宣传形势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借鉴整合营销理念,探讨一下解决当前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突出问题的几点对策,着力构建起适应形势、满足需求新型的“市场经济”式宣传方式。
(一)调研最需要交通安全知识的交通参与群体和最为缺乏的交通安全知识,即着力解决宣传对象和宣传内容确定的问题。市场调研在市场营销的整个领域中是一个重要元素。它把公众和营销者通过信息联系起来,具有识别、定义市场机会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优化营销组合并评估其效果的职能。同样,转变“计划经济”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方法,首先就是要引入市场调研的概念。要通过“市场调研”确定造成交通安全问题的主体、原因,设计收集该两类信息的方法,监测和执行数据收集的过程,分析结果,并把调查中的发现和其含义,提供给活动领导者,为决策提供依据。这里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调研的目的,即寻找最缺乏交通安全知识的交通参与者及确定交通参与者最为缺乏的交通安全知识;二是调研的方式,借用市场调研常规方法,即直接观察法、面谈法、电话询问法、邮寄询问法等等。然而,交通安全知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通事故作为交通知识缺乏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必然成为决定交通安全宣传方向和宣传重点的关键之一。
公安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中市场营销理念的可行性运用探析(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