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中市场营销理念的可行性运用探析(4)
2010-07-11 01:05
(二)关注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的社会、经济成本,即根据宣传对象落实宣传载体,着力解决行政资源高效运用的问题。利用一定的行政资源,尽可能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是我们以市场营销理念管理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来说,一是要以市场细分做到“因材施教”。对交通安全知识缺乏群体根据地理、人口、心理、行为等因素进行细分,梳理出一些具有相同特质的主要子群体,开展不同侧重点的针对性宣传活动,谋求最佳宣传效果。如暑期学生自行车事故多发,通过调查,发现主要由新居民学生为主,再进一步细分,发现暑期新近来嘉兴的新居民学生是主要的肇事群体。通过简单分析即可得出,该类群体对嘉兴交通环境陌生,基本交通知识缺乏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据此,宣传对象范围大幅缩小,宣传方向更加直接,内容更加明确,实现小投入、高效率宣传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二是要以市场定位做到“因状定形”。要在摸透交通安全宣传对象文化水平、心理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宣传信息的差异化,在众多社会公益信息中脱颖而出,达到宣传对象优先接收交通安全信息的目的。通俗地讲,就是创新宣传模式,寻求更好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宣传方法,吸引公众眼球。如对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摒弃宣传图板、宣传教育课等常规宣传方式,以学生常用、缺乏的交通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较喜欢的卡通人物为表现形式,将学生上下学路线巧妙融入儿童趣味游戏飞行棋中,创造一种寓教于乐、学生喜爱的交通安全宣传新方式。可想而知,这种形象、生动的宣传方式比起枯燥、直白的说教式宣传明显更有宣传效率。
(三)寻求适合不同交通参与群体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的地点、形式,即着力构建健全、有力的宣传网络,解决宣传渠道问题。市场营销中,营销网络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商品流通和信息传达的顺畅。同样,交通安全宣传网络的完善与否也直接关系到了宣传活动能否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要建立强有力的宣传网络,首先,要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细分变量,可以参照目前较为全面的“五进”工作法,再根据辖区的交通事故特点、宣传目标、宣传力量的具体情况确定“四进”、“六进”等细分变量。其次,借助平安畅通区创建等载体,以细分变量为终端,提请道安委等综合部门动员、督促各镇、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宣传员队伍,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化宣传网络。最后,明确、细化宣传终端的职责作用,要求达到信息宣传和信息反馈一身双职的标准,既协助上级做好本地区(群体)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又对本地区交通安全形势变化进行分析上报,为上级交通安全宣传开展提供依据和方向,确保基层不失查、不漏宣。
(四)以交通参与者的客观反映为研判服务,落实宣传回访,即着力解决宣传效果评估、宣传方式更新问题。实行宣传回访,加强效果评价,实现宣传过程控制科学化,是交通安全宣传理念实现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任务型向务实型转变的关键,更是实现投入产出最大化的有力保障。当前,由于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短期效应不明显、长期效应评估难的特点,工作成效很难得到肯定,间接助长了只注重场面的形式主义宣传风气。借助宣传回访可以有力扭转这一形势,具体来讲,可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可以通过回访评价来检验预期工作目标的完成率,以利于更好地控制宣传教育过程,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有益借鉴;二是提供了一种评价宣传方式好坏的较为客观的手段,以利于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结合当前实际,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原则制定回访标准,评价宣传活动成效:一是宣传教育主体(主要指公安交警)的宣传工作水平是否得到提升,主要依据为群众对宣传活动的支持率和满意率是否有提高;二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能否很好地服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助推“压事故、保畅通”实现,主要依据为交通安全常识知晓率是否有提高,万车(万人)交通违章率是否有下降;三是警民关系是否更加融洽,主要依据为群众对交通执法的支持率是否有
公安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中市场营销理念的可行性运用探析(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