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2)
2010-07-11 01:12
在系统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要注意审查和考核下列问题:一是系统的功能是否恰当、完备、能否满足用户核算和管理的要求;二是系统的数据流程、处理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法规、法令和财经纪律的要求;三是系统是否建立了恰当的程序控制,以防止或及时发现无意的差错或有意的舞弊;四是系统是否保留了充分的审计线索,能否为日后顺利开发审计提供必需的条件;五是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能否为系统日后安全可靠地运行系统的开发控制。审计人员最好还能参与系统的调试、检测和验收,尽可能及时地发现系统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三)在审计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电算化审计方法。
1、制度审计:在会计电算化开展后,整个审计工作的基础,仍然是内部控制制度,制度审计要求我们审查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是否完善。从一定程度上讲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不因采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而降低,相反计算机的应用使内部控制制度,显得更为重要,如:职权制审查;人员素质审查;硬件及环境控制审查;运行审查;修改方式及保密措施审查。
2、技术审计:即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审核会计报表及经济业务处理真实性、合法性。(1)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审查电子账。会计电算化系统都设有查询、打印、财务分析、通用报表等功能,审计人员可以方便地利用这些功能开展检查工作。(2)利用电子表格Excel审查电子账。Excel具有强大的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与图表曲线三位一体的处理功能,是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其不少功能与通用检查软件有异曲同工之效。工作中,可利用Excel辅助完成下列工作:①编制检查表格。所谓检查表格是指采用表格形式编制的检查工作底稿。②利用Excel读取电子账,进行查询、排序、分类、汇总和统计等工作。③利用数据库命令审查电子账。④利用Internet审查电子账。企业网络财务的实施为开展网上检查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审计人员只要把自己的计算机接入Internet,并通过适当的身份验证和授权,进入被审单位的网络系统。就可以通过Internet完成相当部分的检查工作。
(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积极引进既有丰富会计、审计知识和经验又具备深层次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积极开展有关计算机方面的后续教育,使现有的审计人员了解认识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的特点,掌握审计软件的使用、维护等技能,而且还应根据审计过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即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模块。从长远的观点看,审计人员还应当掌握编写适合各种场合需要的审计软件,建立起自己的电算化审计系统。从而能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审计任务。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