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投资中财务工具误用现象分析(2)

2010-07-11 01:15


  误用边际分析方法
  边际分析方法是一种增量的分析方法,即增加的支出和增加的收入相比较。通常的做法是对创新投资需要的成本(包括资本支出和经营费用)和不进行创新投资生产的成本进行比较得到边际成本;然后比较创新投资后收入与原来状态下收入进行比较得到边际收入,边际收入减去边际成本得到边际收益,边际收益大于投资额则项目可行。在一般情况下边际分析是一种很有用的财务工具,但运用在突破性创新投资分析上则存在误区,主要原因在于边际分析是基于原有的状态不变的条件,而基于一些突破性技术的企业突破性创新则往往会完全颠覆原有技术下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竞争地位,如果这些原有状态发生了变化,则边际分析的结果不再准确,并且会误导决策者。 
  例如在新技术投资方面,大型汽车配件厂B在某一汽车配件产品项目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B在五年前引进的生产技术及设备,目前由于突破性新技术的产生,利用新的技术生产的产品性能比原来更好,因而能使每年平均销量比以前增加10%,使用旧技术时平均每年销量为10万件,并且其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280元/件比旧设备300元/件要低,平均售价为350元/件,折现率为15%。按照边际分析的计算方法,产品平均年现金流增量为550万,产品生命周期为8年,该项创新投资额为3000万,则边际现金流的净现值为-931万元,边际现金流的净现值为负则项目不可行,所以B不考虑进行该项投资。同时另一家小型汽车配件厂A早已规划进入B占领已久的项目市场了,刚好有新技术的出现使其能以此和B竞争,且计算项目的净现值为396万,故A选择进行该项投资,很快A占领了该市场的一席之地,从而造成B的市场份额降低,产品被迫降价,因而B不进行创新投资所面临的现金流呈下降的趋势。B的决策从边际分析的角度来考虑,忽视了不进行该项投资,其竞争地位、市场份额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因素。所以在评估创新投资项目价值的实际分析中,除了常规的财务分析外还应加入公司竞争战略评估,特别是当面临竞争对手准备进入市场的时候,现有公司的经理人必须考虑到竞争及新技术对公司财务状况可能造成的影响。 
  误用盈亏平衡分析方法
  通常用的盈亏平衡分析,是把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假定产销量一致,根据成本、产量、销售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函数关系,来找出当利润为0时,产量、产品价格等因素的临界点,以此作为衡量创新投资项目指标之一,BEP产量=年固定成本/(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在创新投资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在新技术或者新设备启用的初期,固定资产增加了,而当年产量并不能明显增加或者成本不能明显下降,而使得实际产量低于盈亏平衡产量,显得项目不可行。实际上这样评价忽略了企业创新项目投入和获得回报之间存在的时间上的滞后,以及随着创新项目运行,学习效应对项目成本的降低。因而需要利用动态的盈亏平衡分析方法来评价创新投资的长期盈利情况。 
  使用错误的折旧和摊销方法
  由于竞争加速以及突破性技术创新加快资产的淘汰速度,越是近期开发或购置的专利技术或资产效益越大,而越是临近后期的,其失效和被淘汰的可能也越大。面对失效或淘汰的资产,必须冲销资产,重购新的设备或新专利,冲销往往会影响当期收益,从而形成一种对创新投资的阻力,继而影响公司长期竞争力的发展。因而在做投资和财务分析时,为了避免一些资产在其寿命周期内还没有提取完折旧或摊销就因新技术的出现而变得失效了,应避免按直线平均法折旧或摊销,而选择加速折旧或加速摊销,并且可采取定期每季度按资产的市场价值对其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这样可以降低贬值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大额冲销对企业收益造成的影响,这样有利于公司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误用投资回收期法

企业创新投资中财务工具误用现象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CFO走出“账房先生”角色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