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智慧(2)
2010-07-11 01:19
公司副总、黄恺的直接领导找他谈话了。副总分析说:“这次考评标准中,业绩尽管占了较大的比例,但是团队合作、下属员工的成长同样占了不小的比例,你看你带团队这么些日子了,手下都没能出一两个骨干……”
所以黄恺并没有听清楚副总后来讲的话。
而此后的工作更是不顺利,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副总也不像从前那样支持他了,黄恺孤掌难鸣。
有朋友劝他,你这个其实适合当老板,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就这样,黄恺终于脱离了这个“庸人”公司,成立了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
黄恺想,林屹冬现在对公司的感觉只怕和当初的自己一样,庸人当道。
老闻的疑惑
老闻进了办公室就一言不发。老闻其实并不老,只是长相敦厚性格温和,像个兄长。看到林屹冬出门,老闻终于不想温和了,他气愤地说:“老板你不能再迁就他了,我们是一个项目组,如果人人都像他这样只顾炫耀自己,编程风格不规范,这活儿怎么做?”
黄恺搂过老闻的肩拍了拍,表示完全理解老闻的难处与心情,又说:“新人嘛,只要没有出格,能补救就补救嘛。”
权衡再三,老板还是以老闻的方案为主,加入了部分林屹冬的“创意”。老闻看着那四不像的方案,没说什么,只是暗自摇头。
黄恺这个老板太能和稀泥了。自己从来没提过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好点子,手下好点子多,但各说各的。要老板拿主意了,老板却从来意志不坚定。不过这里安抚一下,听着手下讲理由,点头,那里劝说一遭,又觉得有道理,最后只能出个妥协的方案。不过结局倒算美满,谁都有份,谁都参与了,谁都心满意足。
老板不是应该身先士卒、灵感不断吗?不是应该杀伐决断、说一不二吗?
二线老板经
黄恺知道老闻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一再退让,还以为自己是含糊惯了。
黄恺不是提不出想法的人。只是老板做得比员工好太多,不仅会给员工造成压力,而且会阻碍手下智慧的发挥—你的主意都那么好了,还用得着谁再去浪费脑细胞呢?同时老板也失去了听到更多意见的机会。所以黄恺宁愿“装愚”,让手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当然,黄恺这个二线老板,也不是一天炼成的。创业之初,他还真是那种敢说敢干、聪明得头上冒光的老板。
话说当年黄恺辞职创业,意气风发。他下定决心,怀才不遇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在他手下发生!
可是时间稍微一长,黄恺就觉得自己招的这些精英们开会时说得热闹,但执行的时候不是这方面差一点儿,就是那方面欠一些。就拿新交上来的这个程序来说吧,明明可以再优化一下,为什么就交个次等的上来呢?
黄恺忍不住亲自操刀修改。然后召集大家开会,着重地在会上把前后两个版本做了比较,旨在“通过交流促进业务水平”。
黄恺等着手下表达崇拜之情以及日后工作一定精益求精的决心,等来的却是写程序的员工一脸的不以为然。
此后,恨铁不成钢的黄恺常常敲打手下:“招你们来不就是希望你们比我更能干吗?”但是手下总做不到让他满意。他不得不亲自出手,开始身先士卒,大包大揽。相应的,他也要求员工听话、理解、跟进、执行。那段时间他的口头禅是:“不!你错了!”“你的思路是混乱的。”“这绝对不可能!”
没多久就有员工要辞职。
人才是需要礼待的,但你看你交上来的东西,你是人才吗?能力没我强,还不肯虚心学习。黄恺硬着心肠在辞职报告上签了字。
可是这样的字签多了,黄凯也为难。走掉的那几个人虽然比不过自己,但矮子里挑高子,到底还是比较能干的,剩下来的员工倒时时对他的能力表示崇拜,可都无法独当一面。自己空有一等一的聪明,还是独力难支啊!
二等智慧(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