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3)

2010-07-11 01:24

  结 语

  公允价值计量虽然体现了决策有用观这一财务报告的目标,但当前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操作上却是有难度的。公允价值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活跃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体易于识别市场参与者并获得可观察市场参数,能保证计量结果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资产和负债项目可能不具备这样的市场条件。今后对公允价值计量改革的重点是否应当放在如何对非活跃市场中的资产进行计价提供更多的指南上,以更好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质,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 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研究:性质、制定与执行.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Stephen A. Zeef.会计准则制定: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 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 于永生.IASB与FASB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6] 戴道华.“以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将何去何从?第一财经日报,2008.

  [7] 旷野.“温度太低就怪温度计,华尔街“会计门”直指公允价值计量标准. 21世纪经济报道,2008.

  [8] 乔彦军.“诚信与后果:公允价值两面观”.会计博客,http://yjq.blog.esnai.com/index.html.2008.


公允价值计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房地产价值评估基本理论-概述(六)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