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基层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几个误区(3)

2010-06-15 19:07

    五、评价体系的偏差与完善

    对某项事业评价公正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该项事业的发展。评价标准不自觉地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无疑需要有一套较全面、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有一个评价体系,实行量化考核与管理,已成为推动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现实中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评价标准,往往出现一些偏差,在一些地方,一些干部的心目中,看经济是否增长,干部是否有政绩,往往片面归为GDP的增长,财政的增收和招商引资的数量,有的甚至出现“全民招商”,招商工作“一票否决”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一些“数字官员”、“政绩官员”的出现。片面的政绩观,导致某些官员思维偏差,行为偏向,助长了不正之风。因此,要制定出一套更切合实际,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一要切合实际确定考核内容。做到覆盖合适,不人为扩大,也不擅自缩小,内容轻重有度。二要讲究考核的方法,创新考核手段,把考核工作抓实,抓到点子上。三要注意考评作风,把踏踏实实按经济规律办事与当地的外部发展环境结合起来,既要注重发展的结果,又要注重工作的过程,不搞一棍子打死人,从而提高考评工作的实效性。


透视基层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几个误区(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及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