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与打造“平安和平”的几点思考(3)

2010-06-15 19:31


   (六)“平安和平”必须是公共平安
    要改变那种对政府和官员的绩效只关注当地的GDP,而把公共服务等方面放在次要地位的传统习惯。各级政府要从职能上重视公共事务管理、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完整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信息采集和自动汇总机制、网络应急指挥机制、资源动员机制、社会治安保障机制等,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要加强应急机动力量的整合,针对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和卫生、信息、能源、粮食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以及金融风险、恐怖活动等非常态、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依法制订完善工作处置预案,加强安全生产检查、道路交通管理、消防安全监督、危险品监管,防范在先,消除隐患,减少事故发生。
   (七)“平安和平”必须是生态平安
    建设“平安和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谋求环境、资源、人口与社会发展间的和谐,谋求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平安和平”还必须是生态平安。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水土保持意识、绿色GDP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代价获取一时的经济利益,要防止那种一味追求GDP的增长,而盲目上项目、上规模的搞圈地围田毁林的掠夺式开发建设。防止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加剧洪涝灾害和生态退化。要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植被、水土资源、污染环境等各种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平安和谐。同时,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增强环境保护的监管能力、支撑能力和保障能力。以资源的有序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为目标,为争创“全国国省会城市第一区”,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
    三、公安机关在打造“平安和平”中的主要方略
    周永康部长最近在安徽调研时强调指出,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与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必须进一步找准公安机关的位置,明确公安工作的努力方向,大力提高“四个能力”和“两个水平”,切实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和社会责任。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工作部署上突出求“稳”。要把维护和平区的社会稳定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稳定保和谐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发现和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维护社会稳定意识,自觉维护稳定大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要加大重点整治工作力度,什么犯罪严重,就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里的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切实维护好和平区的政治稳定。
    二要在工作思路上开拓求“新”。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加大自身改革的力度,防止和克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陋习,对工作中存在的一切不符合或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WTO运行规则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条条框框进行彻底改革,进一步规范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要不断尝试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方式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不断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推上新的台阶。对一些“老大难”的问题,要主动介入,落实责任,设法解决,防止问题扩大。要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以管理、防范和巡逻控制为基点,进一步发动广大干部群众,促进齐抓共管格局的全面形成。
    三要在工作作风上细致求“实”。公安机关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踏实工作,说实活、办实事、谋实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把做“功”与做“事”结合起来,着力在解决当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纪律作风上下功夫,注意从本部门、本单位一些习以为常,特别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关乎人民群众利益和政府形象的“小事”抓起,认真查找本部门和个人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用实际行动实践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与打造“平安和平”的几点思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发挥政协优势 积极履行职能 努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