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城区治安防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2)

2010-06-15 19:34


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从**市的总体情况看,虽然各级公安机关围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不少影响和制约着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现行警务运行机制滞后于治安形势。公安机关长期以来存在重打轻防思想,加上社会转型期打击任务繁重,专项斗争频繁,警务运行机制向以打为主倾斜。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对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工作思路不清晰,缺乏整体规划,目前处于旧机制未完全打破,新机制未完全建立的状况。
(二)社会治安资源的整合不力。群防群治网络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也是目前较为薄弱的环节。各地群防群治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费困难、机构人员减少、工作弱化等问题,有的甚至濒临解散,直接影响了治安防控工作的落实。同时大部分的县市在城市规划中对治安防控必要设施未予考虑。一些地方的停车场、停车棚等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安全防范的需求,社区划分不合理,造成社区警务工作难以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创建难度大。
(三)已建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辅警力量非法行使执法权。由于各地警力严重紧缺,没有更多的警力带领辅警力量巡逻,容易造成被动巡逻,或巡逻队员非法行使执法权等问题。二是指挥中心和110报警服务台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南平市不少的县(市)公安机关未成立指挥中心,110接报警工作所必需的技术设备落后或未到位。已建立指挥中心的地方也普遍存在维护升级经费无法落实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快速反应系统功能的发挥。三是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格局远未形成。犯罪活动不断升级,组织化、智能化、专业化、暴力化趋势明显,目前各地的初级防范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
(四)保障工作落实不够到位。警力不足、经费短缺不仅是长期以来困扰公安机关的“瓶颈”问题,也是制约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刑侦、巡警、派出所等一线警力紧缺。从经费保障看,受现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制约,南平市绝大多数地方公安工作经费十分紧张,在防控体系建设上的投入十分有限,人防、物防、技防水平较低。尽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根据“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建立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但对费用由谁来收、如何收、收多少等缺乏明确规定,有关政策难以得到贯彻执行,经费保障难以到位。
三、推进城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整合警力资源和社会治安资源,形成以巡警、交警、刑警和派出所民警等诸警种合成为主体,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区警务、阵地控制和单位内部防控为基础,以全时空巡逻防控为基础勤务方式,以快速反应机制为保障,集打击、防范、控制、管理、教育、改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且各组成部分互相配合、协调运行,能对社会治安实施有效控制的警务工作系统。建立新型的打、防、控一体化的综合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仅是解决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关键所在,而且是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建设“平安福建”的根本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确立的情况下,社会人、财、物的大流动表现为一定的无序性,现行警务运行机制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建立以公安民警为主,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既能有效打击和遏制各种违法犯罪,确保社会治安秩序长期稳定,又贯彻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思想,有效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
(二)必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建设“平安福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完善齐抓共管机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发挥合力,积极参与全社会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是要创新群众性治安防范工作,以社会化、市场化为途径,有效整合社会治安资源,落实社会防控力量。四是要完善必要的法律保障。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对保安服务公司、辅警组织等治安辅助力量在法律法规上作出必要规定,以规范组织管理和保障。

构筑城区治安防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构建和谐社会与打造“平安和平”的几点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