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积极探索村级组织管理新路子

2010-06-15 19:46

 #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精神,积极引导,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工作,探索和建立适合山区实际的村级组织管理办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三个到位”。坚持从思想认识、组织力量、责任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领导,上下联动,夯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基础。一是认识到位。组织开展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驻村上党课、百名科级干部“入百村、访千户”等活动,广泛宣传发动,并组织乡(镇、街道)、村组干部到山东等地学习取经,增强感性认识,促进共识共为。二是人员到位。成立县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公开办,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指导协调具体工作。各乡?镇、街道?、村相应成立专门机构,村一级还建立“三组”(村民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小组)、“三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三联”(村民代表联系村民、村干部联系村民、党员联系村民)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责任到位。建立“三级联审”责任机制,对乡?镇、街道?的村务公开工作,县公开办每半年审查一次;对村的村务公开执行情况,乡?镇、街道?公开办每季度审查一次,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每月审查一次。同时,落实县乡村三级责任制,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促进了村务公开工作落实。目前,全县171个行政村设立村务公开栏545个、意见箱618个,在各乡?镇、街道?及涉农部门设立村务公开监督举报电话18部,村务公开率达100%。
    二、创新工作载体,做到“三个结合”。坚持立足县情,结合实际,创新工作载体,把村务公开工作与农村各个时期的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是把村务公开工作与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相结合。在学教活动期间,通过征求意见、学习教育、对照检查、整改提高和回访复查,村干部增强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提高了抓好村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民主管理工作得到较大改进。二是把村务公开工作与市县“学西山”活动相结合。以##市委作出向西山村党支部学习的决定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学西山、创先进”活动,把西山村“民主管理,依法治村”作为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学习的五大经验之一,激励先进村、带动中间村、鞭策后进村,推动了村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把村务公开工作与创“五星级”党组织活动相结合。以#县作为村务公开工作试点县为动力,开展评创“五星级”党组织活动,科学设计“五星级”村党支部的评价体系,并将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有一套好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和星级升降制度,有力推进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三、突出财务公开,推行“三化管理”。坚持把财务公开作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推行“三化管理”,实现“阳光操作”、民主理财。一是推行会计队伍社会化。在各乡(镇、街道)建立一支有会计资格的中介村级会计队伍,由各村两委从中物色提名人选,经乡镇经管站考核合格,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聘任。目前,全县有7个乡(镇、街道)93个村实行村级会计聘任制。比如,仅虬江乡实行这一做法后,各村会计责任心明显增强,去年全乡各村共节约非生产性开支28万元。二是推行财务管理电算化。在凤岗、虬江街道的8个村先行开展财务电算化管理试点,做到村级财务“账账、账表、账款、账物、账据”五相符。比如,凤岗街道通过电脑可查阅经管站汇总的数据,既加强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管,又节省了人力财力。三是推行民主理财程序化。建立健全村民理财小组运作制度,实行“三定一明确”,即定时间、定任务、定报酬,确定每月1-3日为各村理财小组审核日,规定未经理财小组审查同意的单据不能入账,未经审查签字的财务帐目不准公布。据统计,去年全县被理财小组剔除的不合理开支达80多万元,有效杜绝了乱开支、白条入帐等现象。

#县积极探索村级组织管理新路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