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农 民 增 收 问 题 研 究
指导教师:唐宇凤
学员姓名:乔聚河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提要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01级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 乔聚河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主要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又面临着新的环境。新阶段、新环境将把中国农业推向市场竞争的颠峰,既要迎接国内市场变化的挑战,又要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国农业发展如何应对,如何广辟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已是一个值得十分关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这一国情,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农业必须持续稳定增长,既不能停滞徘徊,更不能滑坡下降。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不仅解决了近13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而且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已由长期短缺转向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使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这就是:农业生产增长快于人口增长,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供给增长大于消费增长,农产品出现了相对剩余。加上近年来农业连续丰收,部分农产品出现了销售不旺,出口不畅,导致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可以说,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新阶段的“爬坡”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三大考验: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考验;二是进口农产品冲击的考验;三是国际经济严峻形势的考验。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要正确看待我国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低速增长的内在原因,研究探讨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对策,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加快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这也就是我撰写此文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当然,通过撰写论文来检验自己三年来参加研究生班所学,这对于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提高洞察社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有益的锻炼,从而也会有助于自己学识水平的提高。
本文就我国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论述的层次为:第一部分,农民增收的现状。在这部分层次里,笔者以确凿的事实和可靠的数字,总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同时指出了农民收入低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辩证地认识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问题。第二部分,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农民增收放缓的深层原因透视。在这部分层次里,笔者指出了农民增收存在问题的5种具体表现,并深入分析了产生这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一)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二)农外产业发展速度放慢与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民非农业收入锐减。(三)个别地区农民负担仍在高位运行,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四)国家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偏差,使农民增收面临明显不利的社会经济环境。(五)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第三部分,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在这部分层次里,笔者针对第一、第二部分农民增收的现实表现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农民增收的若干对策。(一)近期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其一是,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其二是,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其三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其四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长远看,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其一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尽快实现农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其二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其三是,立足于城乡开通,加快城镇化进程;其四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五是,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