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孙中山逝世80周年,江丙坤率团先后祭奠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拜谒南京中山陵、北京中山先生衣冠冢。两岸分隔56年来,国民党主席连战首次亲临谒陵,追忆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及其为中华民族牺牲奉献、死而后已的精神,呼吁唯有和平、奋斗,中华民族才有前途、有出息。宋楚瑜拜谒中山陵时表示,中山先生精神不死,舍我辈其谁分担。富强尚未完成,两岸仍需努力;华夏一统尚未完成,两岸的兄弟们仍要加油。郁慕明在黄花岗烈士墓前替中国人“寻浩然之气”;在中山陵振臂六呼先生遗训“和平、奋斗、救中国”、“统一尚未成功,同胞仍须努力”,号召作为中国人和民族的一分子,务必追随中山先生的精神,永远奋斗。
(二)寻根祭祖
三党主席都出生于大陆,年幼时随父辈到台湾。大陆行期间,或从家族角度、或从民族角度祭祖寻根,有浓厚的民族认同感。
西安是连战的出生地,也是其祖母安息之地。连战祭拜祖母时非常伤感,多次强调“根在大陆”。宋楚瑜从祭祀民族祖先与个人祖先两个层面来张扬血脉的传承关联:大陆行第一站重点是拜谒黄帝陵,就是要为两岸寻找“最大公约数”———中华民族,更是凸显了两岸之间历史与文化的血源;湘潭祭祖时用乡音诵读祭文,更是心潮难平。他反复强调:“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慎终追远,不忘根本”。新党则是把两岸共同的历史恩怨作为切入点,更多的是从民族角度去寻根。郁慕明强调:“回上海祭祖不如去东北有意义”,因为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到抗日战争,东北饱受日本侵略者带来的深重灾难。他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体验民族之痛时,题词“毋忘国耻”并撞响和平大钟;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旧址时“一股悲愤力油然而生”;在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更是期盼中国人抬起头来写下历史。新党的行程证明了两岸在血脉与民族立场上同根同源。
(三)政党之间的政治和解
首先是宣扬台湾意识。“台湾意识”的形成有历史和地理上的特殊性,但却被台湾当政者扭曲等同于“台独意识”,成为制约两岸关系互动的主要障碍。三党主席都生于大陆长于台湾,喝两岸水怀两岸情。访问大陆时,他们时刻不忘介绍台湾民众的想法。连战讲,台湾本来是一个很融合的地方,有原住民,有客家,有外省人,还有福佬人,是一个多元族群的社会。但是,“去中国化”政策让人非常遗憾。宋楚瑜着重介绍了台湾意识是在长期的历史脉络中自然形成的认同台湾的一种情感,这种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是“台独”意识,“台独”是要把台湾与中国大陆彻底割裂的一种企图。以自己为例,宋楚瑜自豪地说,我是一个骄傲的湖南人,我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也是一个爱台湾乡土的台湾人。两边都是我们的家,一边有我们的祖先,一边有我们的子孙,没有人会要去争取一边的认同而去放弃另外一边。郁慕明也讲到,台湾是个移民社会,大多数台湾人是我们的同胞,是可爱的、勤劳的、纯朴的、爱好和平的。大陆和台湾都是我们的固有家园,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我们希望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与快快乐乐的台湾人。但是有少数人“数典忘祖”,分裂我们的固有家园,他们是无法在中华民族的大熔炉里面生存的。
其次是进行政治和谈。继1945年重庆谈判的60年后,当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再次握手时,胡锦涛说,连战的大陆行已给两岸关系的改善注入了春天的气息;连战则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以善意为出发点,以信任为基础,以合作为依归,以民族长远利益为考虑?”通过会谈,两党一致同意,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基于此,两党共同促进以下工作:尽速恢复两岸谈判;终止敌对状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等。 [4] 共亲两党进行首次交流时,胡锦涛自信地讲,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彼此间的矛盾与分歧,并感谢亲民党在双方存在政治分歧的情况下坚持大陆与台湾是一个中国的观点。两党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于重要关键时刻,两党应共同努力,促进两岸关系的缓和,谋求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增进两岸人民福祉,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胡宋会达成“六点共识”:促进在“两岸一中”基础上两岸平等谈判;坚决反对“台独”;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建立两岸和平架构;加强两岸经贸交流;促进台湾参与国际活动;建立“两岸民间菁英论坛”及台商服务机制等。 [5] 坚决反对“台独”、促进和平统一是共新两党共同的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两党会谈时,胡锦涛肯定了新党是台湾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对促进两岸关系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党则提出了十点建议:新党台商服务部与中台办台商投资服务及协调负责部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新党将有关钓鱼岛列岛、东海油源和渔权等议题的调查资料与建议汇整后转呈中共中央;积极推动台湾水果销往大陆;大陆的农业实验区以优惠条件开放给台湾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大陆为台湾同胞往来和居住大陆提供方便;扩大开放大陆重点学校大学生及研究生名额给予台湾学生就读;让在大陆就学台籍生毕业后的考照、取证、就业获得同等待遇等。对此,胡锦涛表示赞同并提出四点看法: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全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切实照顾和维护台湾同胞的切身权益。 [6] 综上所述,两岸政党和谈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大陆2004年“5·17”声明中七项主张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