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三大重点领域为主的各项专项整治。
1、狠抓矿山安全整治。煤矿要深化瓦斯治理,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方针,紧紧抓住采掘布局、通风系统、瓦斯抽采、安全监控、现场管理五个重点环节,健全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工作体系,要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大力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积极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非煤矿山要大力整治灾害隐患,要切实落实病险尾矿库整治的各项措施,加强整治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限期完成整治任务,要全面开展排土场、废石堆安全状况调查,摸清底数,部署整治,切实防范泥石流等事故灾害,要实施矿山开拓系统改造工程,消除重大事故隐患,要以安全整治为抓手,继续推进蒲萝合等重点矿区的资源整合工作,取缔矿中矿,规范矿区采选秩序,统一采选,集中排废,从根本上整治规范矿区安全生产秩序,要落实地下矿山防水、防火、防坍塌事故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地上矿山安全整治。
2、狠抓道路交通综合治理。要重点抓住营运车辆和公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各级道路交通安全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交通安全形势和交通事故分析研判会议,对重大交通事故进行专题分析研判,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要认真做好《江西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宣贯工作。要深入和拓展“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要强化重点车辆交通安全管控,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要强化农村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监管,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督促学校加强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要采取综合措施,开展联合执法,以农村县乡道路、农村短途客运、乡村道路与国、省道平交口等交通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强化道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加大打击农村地区非法客运、客运超员、车辆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交通部门要认真研究农村地区运力不足、机动车辆非法客运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方便农村群众安全出行;要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对象的交通安全情况,以治理客车超员、车辆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现象为重点,适时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3、狠抓重点工程项目安全监管。各部门、各单位要主动靠前、全程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和服务。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安装拆卸、检测验收等单位,既要严格依法履行各自的安全义务,同时还要加强工程现场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切实落实主体责任,防止现场安全管理出现脱节;交通、建设、水利、电力等各行业主管部门,是重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责任单位,要依法履行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管职能,依照属地管理原则,所在地乡(镇、场、管委会)也要履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职责;要重点监控和整治深基坑开挖、人工孔桩开挖、高陡边坡支护、高大模板工程、大型起重设备装卸等安全隐患,防范坍塌、坠落、中毒窒息等事故灾害。
要抓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全方位对县内、本单位的各个环节进行排查、梳理,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隐患台帐。要继续以大型娱乐场所、“三合一”和“多合一”场所为重点,抓好火灾隐患治理,深化防火安全整治。电力、民爆和通讯行业、农机、水利、特种设备、旅游、学校等行业领域要从各自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
(四)推进四项基础建设。
1、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抓好企业全员培训,企业要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新录用工人必须岗前培训,做到应知应会才能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启动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再培训工作。要以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抓手,认真总结建筑施工、煤矿、非煤矿山、化工等行业安全质量达标工作的经验,大力推进工矿商贸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质量管理,规范安全行为,保障安全生产。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相关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增加安全投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健全完善制度,搞好安全培训,督促安全管理人员照章指挥、操作人员照章作业,形成上标准班、干标准活的良好状态。要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使用,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科技基础。要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