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着力提高部门(单位)执法监督能力。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管责任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依法管理。要严把安全生产许可关,所有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事项都要按照《行政许可法》及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认真负责,严格把关,特别是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立项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严格程序,加强现场验收审查,严把审批发证关;要抓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监管,安监、卫生、劳动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开展对生产经营单位劳动保护用品配备、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建立职业危害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制度,推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工作,督促企业改善作业环境,防范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要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经常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突出加强“三化”制度建设,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即“排查制度化”:企业、乡镇和主管部门,都要定期组织本单位、本行业、本地重大隐患的排查,排查情况要建立台帐,并汇总上报县安委会,“治理责任化”:一时难以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由县政府明确监管责任人和治理责任人,向社会公布,实现挂牌管理,责任到人,“管理信息化”:县安委办建立重大隐患治理信息管理台帐,加强对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销号情况的跟踪监督,并将重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人、销号情况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要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对非法生产、非法建设、非法运输、非法经营和其他安全生产非法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查处,严肃追究责任,要重点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行为,对于发生的各类事故,要及时准确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依法依规及时结案。
3、着力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安全监管系统干部要围绕全县安全生产目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进一步加强学习,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政令畅通,务求工作实效。各有关监管部门要扎实投身“打造效能环境第一县”活动,从执法与服务两个方面着手,不断创新思路,以执法树立威信,以服务提升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从“人”的管理上寻找安全管理的突破口,找准安全管理的切入点,精心做好“人本安全”文章;既要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法律尊严,切实增强执法权威和效果,又要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改进作风,创优发展环境,做到立说立行,雷厉风行,不推不拖,树立公正执法、纪律严明、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切实搞好监管工作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执法,提升监管水平,推动工作落实。
4、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要大力弘扬安全文化,继续贯彻落实《江西省“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以安全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园区、进农村、进家庭等“六进”活动为载体,加强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法制宣传教育,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抓好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五)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各部门、各单位要于3月5日前对本辖区、本行业所属的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并于*月*日前将检查情况报县安委办;负有安全生产督查职责的单位要于3月10日至3月15日对其督查的乡镇和部门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督查,并于**月**日前将督查情况报县安委办。“两会”期间,要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
会议强调,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大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既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检验。各乡(镇、场、管委会)、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真抓实干,坚决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保持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为打造“四个龙南”,加快“四城”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