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确目标,攻坚克难,在创新创业中找准定位加快发展
2005年是完成“十五”计划、实现“三年翻番”目标的决战之年,也是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全区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区委×届×次全体扩大会议、区×届人大×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年翻番”、“两个率先”的工作目标,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富民进程,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年全区经济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实际注册外资增长×%以上;城镇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增长抓量质,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要有总量的不断扩张,更要有效益的显著改善。我们要坚决克服和彻底摒弃以透支能源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和生态环保型社会。要在坚持能快则快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把加快科技进步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要在坚持规模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品牌打造。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进一步落实扶优扶强政策措施,积极培育一批规模型、成长型企业;大力开展创名企、创名品工程,支持优势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为培育更多的区域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要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正确处理经济总量与环境容量的关系,严格控制新进污染项目,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型产业,努力寻求保护生态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2、结构抓调整,坚持走集聚式发展之路。围绕“发展城市型经济、向‘×××’产业格局转变”的方向和目标,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齐头并进,不断增强区域的集聚功能和综合竞争力。要推动工业向园区集聚。把园区建设作为主要抓手,用更大的心力抓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软硬环境建设,引导城区工业和乡镇工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增强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要推动服务业向中心区集聚。抓住城市化推进的契机,按照“××××”的空间发展布局,集聚资源,联动×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力争在三业比重上每年提高×个百分点。要推动中小企业向标准厂房集聚。标准厂房是吸纳外资、集聚民资的有效载体,要根据我区产业特点,结合各自实际,高档次建设一批设施全、配套强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年内争取建成×万平方米,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平台、创造条件,增强区域承载力。
3、投资抓项目,坚持走扩张式发展之路。投资拉动是区域经济的“发动机”,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助推器”。没有外资民资的大量投入,就没有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我们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强力推进有效投入。要坚定不移地加快项目建设。对今年已经确定的×个区重点建设项目,严格落实责任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项目主管部门要直接抓,其他相关部门要配合抓,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抓项目的强大合力,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其中工业投入×亿元。要好中选优地开展招商引资。注重把招商的着眼点由单纯上项目向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升级转变,由片面求数量向追求投入产出、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广招博引向主攻国际国内大公司、大集团转变,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要满腔热情地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经济,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主体是民众。要顺应民众的致富愿望,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措施,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民营经济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力推民营经济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