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4)

2010-06-17 21:11


  日本经济学家相信,成长中的中国经济也将对21世纪的亚洲经济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按照经济学家早就得出的结论,如果高工资水平国家同低工资水平国家发生贸易关系,高工资一方不可能占到便宜。数据显示,中国从日本吸引走的投资导致日本国内制造业就业率下降了20%,日本开始出现了“制造业空洞”。
  另外,在中国广大的内陆西部地区,外国投资者难以判断投资的价值。这意味着中国的不同地区将专门从事投资生产流程的不同阶段。沿海地区将专门生产其它国家需要但自身无法供应的产品和服务,向中国内陆投资就是这样的服务;内陆地区则专门为沿海地区生产产品。中、美、日三国贸易模式的演进中也存在着这种地区分工的复杂情况。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高于对日本的赤字。目前,日中贸易第一次出现了赤字。从贸易关系上看,现在的中国之于日本正如40年前日本之于美国,中国正在成为日本关键的供应者,日本则正在成为中国关键的市场。另外,亚洲其它位于中国周边的国家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原材料,而这些资本品最终将用于中国内陆。这些周边国家将依赖“中国发动机”带动经济增长。这些国家不仅包括东南亚,还将包括资源丰富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亚地区。
  对于外国向中国提供的资本、高技术和产品,中国将以实物产品和股权进行支付。但这一新发展模式在操作中的困难在于,国际投资者将如何决定二者的构成比例,因而在这一模式中决定最优汇率成了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贬值的人民币将会创造许多就业机会,但却会减少流入的外国资本。尽管中国控制国内投资的自主权将因此加大,但外国投资的附加利益将减少。而且,贬值的人民币未必会带来就业上的净收益,因为资本流入可能会创造出新的出口行业,从而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相反,人民币坚挺会降低中国的出口额,从而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但这将为外国投资的部门释放出劳动力,外国投资带来的附加性利益将不断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应根据就业需求来确定。因为目前的中日经济关系不允许实现充分的资本自由流动,所以,人民币必须保持低汇率,从而鼓励日本资金通过双边贸易流入中国,也就是以便宜的进口品压低日本的储蓄率。但这是旧模式。随着时间推移,两国间的资本和贸易流动很可能会实现进一步的自由化。自由化将使得人民币坚挺,资本正常流动,国内需求因此将更加强劲,中国的就业需求将得到满足。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正在下降,日本在未来将不存在太严重的就业问题,因此增加来自中国的进口只会对日本的劳动力产生较小的替代作用。可见,中日双边经济关系的改善将增加中国的就业机会,而日本人则可以保持其生活标准。所以,很自然可以把汇率作为一个手段来实现这些互利的目标。
  另外,汇率难题还包括中国贸易伙伴的货币之间的汇率,它将如何影响中国向外国人出售商品和出售所有权凭证之间的平衡。第一个提出人民币升值说法的国家正是日本,出现了日本与中国关于两国汇率的争论。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他们认为与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相比,人民币却过于贬值,完全没有反映中国旭日东升般的经济,一直被固定在94年汇率的标准上,这等于是中国不但兼具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的长处,甚至还具有“廉价的货币”这样的长处,因此中国政府必须提高人民币的币值。日本把调整汇率看作是力克“日益发展的中国”最强有力的手段。正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牵制日本经济采取“日元升值”措施,日本在十几年后照搬照抄地用于中国,以牵制中国经济。预计围绕人民币币值的策略战还将持续下去。中国贸易伙伴之间的汇率会如何影响中国经济,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根据上面的分析,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中国最诱人、也最有利可图之处很可能在于资源重新配置会带动生产率增长,而非试图猜测如何确定最优汇率。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模式的魅力在于,国际投资者应致力于生产率增长前景最为光明的投资,而中国将是理想的投资地点。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略论我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