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

2010-06-17 22: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单从字面上讲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又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再度提上日程。站在“十一五”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赋予了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全新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其内涵实质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用工业理念和生产方式、用市场理念和组织方式、用城市理念和生活方式来改造现有农村,最终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所谓运用工业理念和生产方式,就是注重以工业经营模式和新技术、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所谓运用市场理念和组织方式,就是采取规划引导、市场运作、民主管理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式来推动工作,特别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都要走市场之路;所谓运用城市理念和生活方式,就是通过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使农民告别传统陋习和落后生活方式,像城市居民一样拥有洁净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不仅满足农民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指单纯的道路、住房等新村庄建设,而是对农村发展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景式描绘和全方位政策设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直接实践,是富有时代特色的重大创新,是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我们必须以新思维、新思路、新举措,来推进新形势下发生在农村的这场新的伟大革命。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张家口实现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的工作主题。这种跨越不仅仅指发展速度的跨越,更重要的是质量效益的跨越;不仅仅要求经济实现跨越,同时也要求社会事业实现跨越;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跨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跨越。实现这种更快更好的跨越式发展,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以上。近年来尽管全市农村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是经济发展仍然落后,还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农民生活水平低,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三分之二,且有近50万贫困人口未能稳定解决温饱;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生产条件差,普遍沿袭着十分落后的生产方式;社会事业滞后,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欠账多;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等等。只有把这些现实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都得到很好地解决,我们的农村才能实现真正的跨越,全市也才能实现真正的跨越;而解决这些问题又恰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符合张家口的实际,是推进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可以达到以下目的:一是可以迅速膨胀全市经济总量。如果经过五年艰苦努力,全市30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总量就是120多亿,全市的经济实力将会得到显著提升。二是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通过下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可使农村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通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可以弥合城乡差距,使广大农民更多地享受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享受更为舒适的生活。三是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按“十一五”末城市化水平达到45%计算,可有大约百万农民进城,既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也可取得较高的稳定收入,并享有城镇良好的公共服务。四是可以进一步启动农村消费,扩大内需,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也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机遇和新希望,更是实现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的新载体和新动力。我们必须下决心把这场硬仗打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在全市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我县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