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我的爸爸和妈妈》,可邀请家长们也一起参加,通过多次与父母的互动,如:画爸爸妈妈的手、介绍触摸爸爸妈妈手的感想、和爸爸妈妈做游戏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与爸爸妈妈亲近,促进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在课后教师对学生提出以下具体要求。1、不影响父母休息2、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端饭、洗碗、扫地、学做饭等等3、学习上不让父母操心。为了能和家长进一步沟通,设计如下一张表格:
×××中心小学“关心父母”情况调查表:
班级: 学生:
日期
具体事项
家长签署
教师签署
总体评价:
自评:
家长评比:
教师评比:
学生在一个星期之内填上实践内容,再由家长填上意见,返回给任课教师。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关心体贴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的习惯。
②延伸到少先队活动中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而活动的本质内涵就是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完成体验。在设计少先队活动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增强趣味,在体验中调动队员参与积极性
体验是队员的内心活动,别人无法替代。教育者的责任是调动队员的积极性,让队员自觉地“我要体验”,而不是“要我体验”。对于队员来说,没有趣味的活动,便没有吸引力,更难以激发他们参与的主动性,还会影响到少先队的感召力。因此,辅导员在设计队活动时,应注意“趣味性”,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各种活动。如:“小小跳蚤市场”活动,就非常符合这一点。一开始,老师还有些担心,生怕平时胆小的同学在活动中“动”不起来。但在活动中,出人意料,他们竟也大大方方地做起了生意,招揽顾客,介绍商品,俨然一个小小生意人的样子。活动后的调查显示:队员对这次活动非常满意,原因是他们在这次活动中可以放开手脚,不受约束,自由飞翔,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且表示非常愿意再次参加类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