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途径初探(4)

2010-06-17 23:39


    2、完善设施,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载体,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一个地方如果没有文化阵地,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更谈不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乡镇文化阵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乡镇文化站是开展宣传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如果失去,就意味着“阵地”丢失。因此,重视宣传文化阵地建设至关重要,不能拆毁、拍卖、挪作他用。对于流失的文化设施应设法收复或兴建。对于那些文化设施不够健全的乡镇,应加大投入,早日完善。对于目前建设文化设施确实有困难的乡镇,可以本着“社会文化社会办”的原则,走民办文化之路。可以探索办文化的多种体制。如由政府无偿划拨出一块地,让集体、个人投资兴建文化设施,文化站参与管理指导,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办文化的格局。村落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网络阵地。目前各乡镇大部分村民还是聚居村落。乡村文化建设十分滞后,许多县除少部分村有些文化活动设施,大部分村文化活动设施不全。要继续抓好“百村”图书室建设。对于村落文化来说,有经济能力的村可以自主兴建文化场所。将乐县近两年来大力实施“文化小康”工程,取得了明显实效。

3、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发展文化事业关键在于人。因此,建设一支素质强、业务精的文化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要贯彻《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推进农村文化管理部门机构改革,可结合实际在乡镇设置集文化、宣传、广电、成教、体育、科技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宣传文化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次,要配齐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基层文化人员是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是基层文化“四基”建设的重要环节。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队伍结构,切实解决好基层文化机构设置、队伍稳定、人员待遇等问题。对空编的乡镇文化站,可以通过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方式,择优录用一批人员到文化站工作。第三,要稳人才队伍,珍惜现有人才资源,努力营造优秀人才施展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良好环境,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第四,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岗位培训,努力提高现有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艺术素质和创新能力。此外,要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淘汰一些不适应专业工作的人员,同时,引进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宣传文化队伍,努力实现人才队伍的优化配置。

4、贴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文化建设工作要坚决服从和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局利益,发挥寓教于乐的优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优秀的作品教育人、鼓舞人,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建立创作基地,抓好文艺精品创作。文艺创作成果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阵地的重要载体。多出好作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的形成和改变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要树立“金牌战略”,每个文艺创作项目确定领头人,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对出成果的作者,给予重奖。二是要广泛开展文化阵地活动。大力实施“知识工程”,按照国家三级馆标准,建设好县级图书馆。同时,要深入乡村抓好乡镇图书室建设。博物馆需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影剧院要多放映弘扬主旋律影片,引进优秀表演团体活跃演出市场。越剧团力求每年推出二部新戏,进一步开拓农村演出市场。乡镇文化站主要是运用多种文化手段,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积极传播经济、科学、文化知识,为广大农民服务。三是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增强宣传的实效性。深入研究和宣传“三个代表”的要求。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广电部门要加快县乡光纤联网工程建设,提高广播电视入户率,扩大宣传舆论覆盖面。要进一步提高宣传质量,办好将乐新闻等栏目。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维护社会稳定,为将乐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四是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宣传,使之成为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新阵地。要在全县上下广泛兴起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潮,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为将来建立“数字将乐”,实现生产力跨跃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途径初探(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创业者的职业道德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