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催人进取的激励机制。**二中注重对教职工的激励,对教职工的培训进修、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班级管理、竞技比赛等都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本着优质优酬,多劳多得,在分配和奖励上拉开距离。同时,对取得成绩突出的教师广泛地制造舆论与宣传,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提高他们的知名度,有效促进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业务能力提高。
学校与学生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这是**二中领导班子形成的共识。**二中领导着眼于未来,极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全面育人,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在师资建设中学校实施了三大工程:名师工程,学历提高工程,继续教育工程。采取了五大措施:抓师德,抓培训,抓常规,抓竞争,抓科研。实行一项改革:班主任聘任制;提出了一项要求:三年成才,五年成骨干。从而保证了教师建设的顺利开展。
1、抓好教师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二中始终把开展师德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师德师师风教育,学校实行了思想教育例会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要求教师按照师德建设的标准,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意识。二是加强师德师风的考评,学校制定了《**二中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方案》,要求教职工对照考评方案中的内容,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是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每学期学校都组织教师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大讨论,让教师们认真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敬岗爱业、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并不断地加以改正;还开展了“三爱”(爱岗、爱生、爱业)活动,有效地增强了教师的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意识。四是注重抓好师德典型,对做得好的教师常常给予表扬、宣传,让他们谈体会、谈感想,用他们的人格魅力感染人。从而在全校上下形成了讲正气、讲奉献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学校师德建设的快速发展。
2、重视班主任的培训,打造业务精、心理好、敬业奋进的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传播者,是沟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效果。因此,**二中的决策者重在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
(1)、重学习、抓提高。缺乏相应的知识与经验,就缺乏相应工作的依据。因此,抓好班主任的理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二中对班主任学习实行例会制度,每个月组织班主任进行两次教育理论,法律法规、班级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在集体学习中,还让班主任提出一些典型性的学生案例共同讨论,大家分析解决;组织班主任互相交流班级管理的体会和成功经验,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学校每学期均组织班主任到一些名校学习,请教育名家来校讲座,极大地丰富了班主任的管理经验。
(2)、加强班主任的科研意识,注重工作的经验总结。为了彻实地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从2003年秋学期开始,学校组织班主任开展了德育小课题研究,并把研究的成果写成经验、论文,学校把这些文章装订成册,在校内进行交流、传阅。此外,还要求班主任把工作过程中所做的每一件事、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教育谈话都作好记录,并不断地总结、反思,进而上升为理论,形成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
(3)做好班主任的“传、帮、带”工作。**二中年轻教师多,部分老教师做了几年班主任后,不是调离就是请婚假、产假;而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经验较相当缺乏。为增进班主任队伍的稳定性,防止断层现象,学校出台了《班主任培训方案》,学校让一些行政领导和获得过县级以上优秀班主任称号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简称“班导”),新任班主任可根据自身情况聘请“班导”,申请后报政教处审批发聘书,确立师徒关系,每个巡回时间两年,学校采用捆绑式的奖励制度,对成绩突出的新班主任和“班导”都同时给予奖励,并在评先、评职、年度考核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班导”,一定程度上激励了“班导”严格按照方案对徒弟进行悉心指导。从而有效地缩短了班主任成长周期,班级管理工作稳定而有序,达到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