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型。家长对孩子爱得过分,爱得无原则,无限制的爱超过了理智,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是自私、依赖的孩子,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家庭教育应该坚持理性,否则孩子就会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最坏的习性。
专制型。孩子没有自由独立的空间,家长搞一言堂,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这样的家庭培养的孩子不是过于暴力,凡事喜欢暴力解决,就是过于顺从,听人呼来唤去,没有主见。专制型的家长不仅指父母采用打孩子的方式,也指家长用“我就是对的,你就得听我的”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其实严重一点说,这都可以说成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虐待。
放纵型。有的家长抱着“树大自然直”的想法来教育孩子,对孩子听之任之,不加管理。有的确实是家长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来管理孩子,他们嘴上说的是孩子最重要,可是行动上是工作最重要。
六、家庭教育的对策
1、树立全面发展观
家长注重对孩子的身教、言教相结合,要不仅重视孩子的文化课,也要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加强养成教育
养成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比如孩子第一次和大人顶嘴,大人也没有及时的教育和制止,不了了之,那么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和大人顶嘴的习惯,大人可能还很奇怪,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养成了顶嘴的毛病呢,其实就是在孩子的不良习惯刚开始萌发的时候,我们的家长没有足够的教育意识,让孩子逐渐形成了顶嘴的坏习惯。孩子的坏习惯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及时的纠正过来,在形成稳定的习惯以后,纠正起来就非常困难。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比如孩子要担任班级干部,父母怕耽误学习时间,坚决阻止,这样的事不少,其实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当了班级干部,自豪感增强,他对自己的要求就高了,让自己的学习也要比别人好,成为别人的榜样,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一般也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分歧,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商量好统一的原则,然后共同的面对孩子,否则父母教育不一致,孩子就不知听谁好,有的孩子可能还钻空子,谁的意见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父母教育没有形成合力,长期下去,孩子肯定发展的不够好。
家庭教育不仅是关系到一个家庭幸福的小事,更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大事,我们的学校、社会和家长都有责任使教育形成合力,培养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