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前我国国库电子化及内部控制机制(2)

2010-06-15 19:22

  (3)、国库发展迫切需要业务的网络化处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造成财政收支项目日趋细化,财政收支规模加速扩张,使得国库业务量大、劳动强度高、税款入库环节多、监督手段落后、资金风险高等不足之处日益突出,客观上迫切需要国库、财政、征收机关、商业银行等部门合作更密切、更协调。而只有进一步推进国库网络化建设,真正实现国库业务的网络化处理,才能把国库人员从繁重的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提高国库分析质量和国库管理水平,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促进国库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

 

  3、促进国库职能向“核算、管理并重”型转变

  (1)、国库会计核算自成体系,对充实区支库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EBS 2.0正式运行后,区支库作为中心支库的子系统,通过“国库内部往来”汇划资金,使区支库独立摆放,独立地处理收支账务、编制报表、办理联行查询查复、凭证装订保管和事后监督等相关事项,成为区支行一个业务较为独立的部门。同时,EBS 2.0对国库岗位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内控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需要,区支库至少需设置会计主管岗、明细岗、资金岗、综合岗等六个岗位,并且系统不允许兼岗。除核算职能外,区支库还担负着对乡镇金库进行业务指导、培训、检查、监督等管理职能。因此,在目前区支行国库与会计部门合署办公的情况下,人员相互兼职,国库专职人员较少,无法充分履行管理职能。为充分履行国库职能,人民银行应抓住机遇,健全国库机构,保障国库人员的配足配齐,保证国库人员不再在会计岗位兼职,促进国库稳定发展。

  (2)、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建立,拓展了区支库的职能空间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它拓宽了区支库的服务空间,使区支库的服务对象由原来有限的辖区内的预算单位转变为面向社会广大商品、劳务的提供者和实行跨区域支付,成为公共财政框架中国库资金收付的枢纽。为更好地履行职能,客观上要求国库有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因此,在财政国库制度改革中,理顺国库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3)、确立国库机构、人员、经费的相对独立机制成为必然选择

  在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应进一步明确由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国库机构单设、人员编制和经费单列、业务垂直领导、会计核算独立的新的国库管理体制。基层国库与当地人民银行不再具有隶属关系,而是直接接受上级国库的领导。

  (4)、EBS 2.0为区支库职能转型创造了良机

随着EBS 2.0在运行中的逐步完善,国库部门将拥有自己的联行系统,业务将实现网络化实时处理,电子化、网络化程度进入到更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把国库人员从繁琐的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不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调查研究、开展业务检查监督,而且更新了管理目标和管理理念,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法和习惯,促使国库职能由传统的重核算、轻管理向核算与管理并重转变。一是有利于核算管理,重点加强对缴款书、拨款凭证的要素审核,定期与财政、征收机关、乡镇金库对账,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二是有利于现场监督,重点监督延压税款、过渡账户、退库等事项;三是有利于内部管理,重点防范员工素质风险,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和事后监督制度,防止内部案件的发生。

三、国库电子化环境下的控制的构成机制

国库电子化环境下的控制的构成机制由控制环境、控制制度和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国库内部控制的核心,由国库部门组织体系控制、国库人员控制两部分构成,决定其他控制要素如何发挥做用,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

(1)、国库部门组织体系控制。国库部门由人行总行国库局、分行国库处、中心支行国库科为主,包括基层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组成国库部门责任体系,同时,各级国家财政机关对国库资金享有支配权,对国库业务具有监督权。发挥着有效的上下级指导、同级横向监督机制。总行国库局负责批准并定期审查整体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认清国库的主要风险,确定风险的程度,确保能采取必要步骤、识别、衡量、评审和控制风险。下级国库部门负责执行由上级国库部门批准的战略和政策,明确责任和报告的关系,确保责任能有效的执行,确定本部门适当的内控政策,并监督评审内控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级财政部门随时对国库资金及管理现状进行监督,确保国库资金万无一失。

浅谈目前我国国库电子化及内部控制机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让班组成为水电机体的健康“细胞”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