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管理”即对能级实行一年一评定,优升劣降,不进则退,使干部职工随时保持发展的动力。
我局推行税官能级管理的具体措施为:
首先,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县局成立了税官能级管理领导小组,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即桓台县地方税务局《税官能级管理暂行规定》《税官能力测试办法》《税官能力考核办法》,根据规定,能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一至五级,能级级别根据每个人的综合测评成绩确定,并适当限制能级之间的比例。其次,综合测评,确定能级。能级评定采取综合测评的办法,综合测评由能力测试和能力考核两部分组成,满分为100分,两者各占50分。(1)能力测试。 能力测试又包括专业技能考试和实际能力认定,分值分别为30分和20分。专业技能考试内容包括税收业务、行政管理业务、财会业务、计算机基础等综合知识,考试成绩折合计入个人专业技能考试得分;实际能力认定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文书应用能力、解答咨询能力、本职工作胜任能力等5项内容,分值各占4分。实际能力认定实行评分测试的办法,实际能力认定得分由县局领导班子成员评分、中层负责人评分和其他参评人员评分组成,所占分值分别为40%、30%、30%。(2)能力考核。包括民主评议、组织考察和资历评审三部分内容,分值分别为20分,20分,10分。民主评议共包括遵纪守法和道德规范、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办事能力、表达能力、工作经验、出勤情况、廉洁自律、工作效率、工作业绩等十个方面内容构成。每个人的该项得分分别由县局领导班子成员、中层负责人和其他参评人员,按照《民主评议量化标准计分表》的规定评分构成。组织考察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遵纪守法、业务技能、办事能力、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协作配合能力、履行职责能力、工作业绩等10项内容组成,由县局领导班子成员、中层负责人和其他参评人员按照《组织考察量化标准计分表》,对全体参评人员打分。资历评审包括工龄、学历、职务三项内容,最高分值分别为6分、2分和2分。
其三,公布结果,发放补贴。评定结束后,将评定依据、评定结果全部向干部职工公示并根据评定结果,区别不同的能级发放不同的能级补贴。能级补贴的发放,以五级能级补贴为基数,其他各级补贴分别按系数计算,从一级到五级分别为1.4、1.3、1.2、1.1和1.0。
三、推行税官能级管理带来的变化
推行税官能级管理模式是干部管理考评机制的一场变革,把实施税官能级管理作为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抓住了主要矛盾,促进了地税工作的全面发展,新机制带来了新变化:
一是打破了“官本位”的传统观念,确立了“能力本位”的新理念。实行能级管理前,“官本位”的思想比较普遍,无论工作安排、报酬奖励、住房分配都是以官职大小为主要标准,由此,许多干部职工不是埋头干工作,而是挖空心思跑官、要官,实行能级管理后,突出了个人能力在自我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实现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依靠能力赢得竞争实力、依靠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的理念在我局正逐步深入人心,以刻苦努力的学习提高能力、以勤奋敬业的精神发挥能力和以出色的工作业绩确证能力的风气与机制正在形成,系统上下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全系统报考会计师、经济师、注册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人数不断增加,参加各类学历考试、技能考试的人数也不断增多。
二是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工作作风高度转变。由于能级管理涵盖了每个干部职工在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的表现,某一个方面的短缺就可能影响个人的能级认定,从而促使干部职工全面发展。推行能级管理模式后,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出现了“四多”、“四少”现象,即:业余时间忙于学习充电的多了,吃喝玩乐的少了;工作勤奋努力的多了,得过且过的少了;办事认真负责的多了,敷衍了事的少了;雷厉风行的多了,拖沓散漫的少。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明显增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