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3)

2010-06-17 18:5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学识、精力有限,只能往专而深发展(专才),难以深而博(通才),每一件事,每一件产品均由多人共同协作完成,在社会分工方面,“个人性逐渐消失,整体性逐渐凸现”,要“合作,合作,再合作”,或者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水桶原理告诉我们:贮水量取决于水桶最低那块木板的高度。如果把水桶比喻成团队,木板比喻成团队成员,那么团队效能取决于最矮的“木板”,即其效能是每个人之间的乘积关系,而非加减关系。
  GE(通用)、惠普、摩托罗拉、联邦快递公司、强生公司团队方式已是它们的主要运作方式。团队高效率性可行方式,有助于组织更好地利用员工的才能,尤其在多变的环境中,显示其灵活性、迅速性,提高民主管理气氛。
  
  六、竞合文化
  
  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告诉我们:让人活,自己才能活;合作高于竞争。
  我们认为商场是生态系统,而非战场。旧观念认为:商场是战场,是竞争中的企业,企业各部门等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新观念认为:商场是生态系统,商业由各种共生关系组成,其目的在于开发市场,建立共生互惠关系——企业的经营精心安排,以使人人受益,同时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市场竞争表面上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无国界和无企业界限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实质上已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企业价值链上各相关企业组成的系统之间的竞争,即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系统的是否具有优势,而是取决于企业价值链系统是否具有整体优势。这要求企业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加强与价值链上各成员企业协同经营的意识,共同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以前有一种说法,竞合关系即“大鱼吃小鱼”。我想,在自然界当大鱼把小鱼全吃光了,那么自己的供应链也就被打破了,自己也无法生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迫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了道路,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成为跨文化的人类群体组织。“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的理念将成为共识,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成双赢或多赢的商业运作。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版),2001.6
  [2]刘光明:企业文化世界名著解读.广东经济出版社(1版),2003.7
  [3](美)皮特斯·T著,凯歌译:第六项修炼.延边人民出版社(1版),2003.1
  [4](美)杜拉克著,苏伟伦译:管理思想全书.九州出版社(1版),2001.5

 


浅议新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做一个对企业有用的人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