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除员工:一般来讲员工离职、被开除等,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或是认为其它公司更好一些,这时若是他们的奖金又没有了,这时他们的唠骚话就会更多,对于其它在职员工的影响就会很大,事实上有好几个员工就是因为受这影响而离职的;
四、员工与员工关系方面:因为社会的进步,目前特别是80年代的人,对于人生观的看法与70年代的人都有一定的区别,行为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特别是电脑风行的年代,所以我们可能会考虑组织深圳多会一些户外的集体活动,以提高大家的团队精神。
在农历新年后,正是员工流动的高峰。当一名员工递出辞呈后,公司需要付出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除了重新招募、训练员工熟悉公司作业等成本,如果再计算无形的损失(例如,员工来来去去,破坏了公司的士气及形象),一名员工离职,公司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远比公司想象大得多。
第一步:了解离职原因
收集四种资料
了解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当公司的员工离职率偏高时,公司首先要做的是,系统性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公司留不住员工的主因为何。公司可以收集资料的方式,包括员工离职访谈、对离职或现有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等。公司一般需要收集的资料有四种:一、离职的是哪一种员工,以及他们离职的原因;二、公司与员工去留相关的政策;三、业界员工的平均离职情况;四、留在公司的员工,他们待在公司的原因。以上是公司应由专人去负责(专人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公司对他的定位和他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就可以确定它在员工中的定位)。
重视了解现有员工
许多公司将收集资料的重心放在离职员工上,希望能够改进缺点。事实上,了解员工选择待在公司的原因,能够发挥公司现有优点,对公司一样有帮助。因此,不要忽略了向现有员工收集资料。
但是离职访谈效果甚微,因为即使公司有诚意想要用心了解,离职员工通常会避免说出离职的真正原因。员工已经要离开公司,谈论对公司的不满之处,对他们而言是弊多于利。许多人会随便找个理由(例如,家庭或健康的因素)只求离职过程容易一些,因此,员工离职访谈收集的资料常常不够正确。 要避免这种情况,我认为从两个方面去解决。一、有专人对已交申请未批的员工进行了解,在允许的情况下挽留员工。二、在员工离职一段时间后,有专人对他们进行追踪调查。了解他们真正的离职原因,这对公司以后的经营管理可以提供更好的建议这种方式收集的资料之所以比较正确,是因为离职员工比较可能把离职原因诚实告诉中立的第三者(公司专人)。
补充外部同业资料
除了内部的资料,公司也应该从外界收集额外的补充资料。例如,员工离职原因的相关研究、产业留住员工的实际做法等,比较公司与其他公司的情形,以更清楚掌握公司的状况,帮助公司更能打中问题核心。
第二步:解读资料界定问题
有了足够且正确的资料后,公司需要整理解读这些资料,界定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例如,公司发现,某个店的员工离职率高或辞职申请特别多,可能原因是,该部门的主管给予员工的自主性及弹性不足,造成员工对工作不满。又例如,公司的招聘程序不佳,无法有效筛选不适合公司,或喜欢更换工作的求职者,以致员工待在公司的时间无法长久。
第三步:针对问题找出办法
找出问题后,公司接着要针对各个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
我有一个想法:公司针对平衡员工的工作、进修和休假,设定一项新的员工福利。公司为各员工设立一个储蓄账户,员工可以拨取部分薪资(5%-10%)存入账户中,当员工存钱进账户时,公司也会存进相同的金额。算是公司的一项福利待遇。
如果员工感到压力过大,或者有其他需要时,他们可以请假一段时间,但是仍然支领全薪。在员工请假的这段时间,公司会从他的储蓄账户中提钱,外包或聘请临时员工暂代该员工的职务。若不请假,可以把这一部分钱一年一次或离职时退给员工或名正言顺的当作公司押金。员工的抱怨也会相对减少。如此一来,减少了员工的离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