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本发明了制造一次性筷子的机器,日本用这种筷子也最多,但日本却明令禁止用国内木材生产一次性筷子,而全部从国外、主要是从我国和印尼进口,并且施行了严格规定,各酒楼食肆必须将用过的筷子送到指定地点回收,用于造纸。据统计,仅此一项;就可为日本节省20%的造纸木材,基本上赚回了进口筷子的资金。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5%,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却每年出口日本一次性筷子200亿双,折合林木40万立方米,国内消费也不下此数。而且,我国的一次性筷子,用了就扔;根本没有回收制度。其他如塑料等亦如此,造成“白色污染”,这难道不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吗?
分析:这段话通过列举我国和日本在制造、使用、回收一次性筷子的不同,反映出我国在生态环保方面的落后。可论证的角度包括:
(1)为眼前利益,砍伐森林,势必因小失大。
(2)为造福后代,必须制止愚昧贪婪,保护自然资源。
(3)我们不做破坏资源又污染环境的傻事。
(4)日本的做法应借鉴。
4、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缺煤、缺电、缺油几乎同时出现。2003年,我国煤炭生产量达16.67亿吨,比上年增长11%,而煤炭供应仍呈现局部紧张局面,特别是部分电厂发电用煤告急;我国原油产量1.7亿吨,进口原油和成品油1亿多吨,但一些地方仍出现柴油等成品油短缺现象;电力方面,2003年全国累计发电量191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全国6000千瓦以上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比上年增加390小时,可全国还有20多个省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
分析:这段话介绍了我国能源紧张的问题,可论证的角度包括:
(1)战略转变、发展可持续能源。
(2)节约能源。
(3)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能源紧张。
5、2004.07.10的一场暴雨,让北京市城区几百条路段积水,整个城市交通几乎瘫痪,给市民带来了麻烦。2004.07.12一场狂风暴雨突然袭击上海。虽然降雨持续不到一个小时,但最高降雨量达到了32毫米,最大风力达到罕见的9到11级。暴风雨刮倒多处工棚,致使七人死亡。其中6人为外地来上海务工的农民工,另有40多人受伤。
分析:这段话介绍了北京、上海两地在2004遭遇的大自然带来的两次突然袭击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损失。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自然灾害的表层看问题,应该透过灾害的表象看到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的欠缺。可论证的角度包括:
(1)造成危机管理机制欠缺的原因,如危机管理意识落后、危机管理的制度、立法欠缺等。
(2)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6、5月17日,10岁的小学生周赛因救落水的12岁同伴而不幸被激流吞没。此后,江苏省有关部门批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有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尽管周赛的精神非常可贵,但他在没有施救能力的情况下挺身救人是不自量力、不应予以提倡的。授予一个巨大的荣誉,就是树立一个榜样,就是一种引导,江苏省有关部门的做法等于鼓励别的孩子也去做那种无谓的冒险和牺牲。
分析:这段话论述了对于小学生舍己救人的两种不同观点,可论证的角度包括:(1)不能鼓励孩子做无谓的冒险和牺牲。(2)乐于助人的精神还是应该提倡的。(3)授予荣誉是应该的。
7、兰州《科技鑫报》近日针对城市改造展开的调查就很能说明问题——兰州的南关什字,原来是何等的繁华,但是随着道路的扩建,不允许停车的禁令一出,这里变得萧条、寂寞。很多大型商场门前冷落车马稀,有的不得不关门歇业。
这段话记述了道路扩建给南关什字带来了负面经济影响,可论证的角度包括:(1)城市要改造、市场也要繁荣,城市管理应有新思路(2)改造意味着为市民和商户提供更为便利、顺畅的环境(3)城市改造应该人性化,充满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