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3)
2010-06-17 18:2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保障。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基本着眼点。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重要的途径。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的过程。而要使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持久满足和谐社会建设的需求,就必须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的良性互动:通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既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又减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通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经济社会建设整体效益,既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越来越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又防止社会因不堪重负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界的再生循环能力,既使人们从大自然那里不断获得正面回报,又使社会的繁荣发展获得生态文明支持。在我国现阶段,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靠自然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相互关系,把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有机统一起来,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才能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时代性的崭新课题,又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的动态过程。在未来征途上,我们要立足新的实践,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贯穿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境界。
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位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使之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始终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妨碍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逐步更新,一切束缚人的全面发展的做法和陋习都要逐渐改变,一切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逐渐革除。要在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其所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力度,使人民群众依法充分享有各项民主权利。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原则,用和而不同的精神来面对个性多样的所有公民。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要使人们的创造愿望得到实现,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让每个人的人生价值都能得到充分实现。要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风尚,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成为受人尊重的有用之才。
要把促进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鲜明主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要把发展这个主题贯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去,使这一建设的所有举措都能配合国家发展的大局,都能够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服务。要始终紧贴我们党谋求发展的实践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既把研究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课题,又不断用发展的经验和成果来为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新的生机。要注意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转化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更高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行动。要着眼于和谐社会建设对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经济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