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一步发展思路: 一是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市场化和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为契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中心、以职业学校为骨干、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基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形成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技能培训。适应城乡统筹就业的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既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又开展人才储备培训;既采取全日制、半日制和晚间培训,又采取函授、面授、现场操作、回头讲座等形式培训;既采取短期实用技能培训,又组织学历教育培训。开展特色技能培训,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着力在建筑、缝纫、纺织、机械、家政、种养等方面培育一批有技术专长的劳动者。对经过教育和培训获得一技之长、经过考试合格的,颁发《职业技能培训证》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是突出重点人群开展培训。突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以职校、成教中心、培训中心为主体,有组织、多形式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切实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突出青壮年,针对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差,20岁以上40岁以下的青壮年,集中开展“短、平、快”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在短期内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市场就业的竞争力。突出困难群体,特别注重对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农户、纯农户、农村妇女等就业困难群体加强技能培训,促进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四是管好用好专项资金。实行“培训券”制度,通过向农民发放培训券,让有就业能力和培训愿望的劳动力持券自行选择培训机构和内容,让农民直接得到实惠;或者通过降低收费标准的方式,将劳务输出培训专项资金用于补贴经资格认定并实施劳动力输出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实行统一管理,在县财政设立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专户,由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扎口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资金使用方案,抄送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支付给培训单位,防止克扣、挤占、挪用,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劳动保障部门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3)
2010-06-17 18:49
劳动保障部门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