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
以“党员带头创业、支部引领产业”为抓手
把“争当五星村支书、建设和谐新农村”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强化培训,多渠道培养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才。我们立足强村攀新高、中游快发展、弱村变面貌的目标定位,通过着力深化“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选拔吴仁宝式的能够带动一方致富的领军人才队伍。一是实行“两证”制度。即干部培训登记和干部教育培训个人档案制度;二是大力实施“三百”工程。即“双联双促”活动,安排100名机关干部到后进贫困镇村任镇(村)副书记或镇长(村主任)助理,帮助镇村解决实际问题;选派100名机关和企业干部到经济建设第一线挂职;选派100名专业技术干部赴省市有关单位对口学习锻炼。三是全面推行“四挂”。即采取上挂、下挂、内挂、外挂四种挂职形式,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到矛盾最突出、任务最繁重、工作最需要、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和岗位去锻炼,磨砺意志,增长才干。
创新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争当江苏“两个率先”后起之秀中的作用。针对各村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们提倡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先进带后进,富裕带贫困,共同发展。睢城镇是县中心镇,辖10个社区居委和16个村,社区和村相比,在经济基础、自然优势、居民收入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不平衡发展给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年初以来,该镇将村社区结合成片,建立片区党(委)总支,实施“以城带乡、统筹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方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共谋全镇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
典型带动,确保“争当五星村支书、建设和谐新农村”活动取得实效。活动中,我们坚持典型引路,能人带动,全面推进,推动了活动的有效开展。全县先后涌现出王维科、沙俊文、刘振等一批创业典型。县委专门发文,及时总结党员干部致富的好经验好做法,号召全县各村向他们三位同志学习。沙集镇余圩村党支部书记、大顾村党总支书记沙俊文带领支部一班人在怎样发展经济,使农民增收上苦下功夫,多次召开党员会,广泛征求党员及群众代表意见,相继成立余圩村木材市场、拆迁公司,引进县内外木材经营户82户,带动本村大小老板十几人,运输车辆达70余辆,支部对外承诺:你进村我铺路,你赚钱我保护的政策,招来大小塑料厂19家,带动地方剩余劳力近150人,通过党员带头创业,支部引领产业,全村上下形成“人人有事做,家家有猴牵”的良好局面。
邳州市:
锻造发展富民带头人激活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的内在动力
重视思想引导。结合开展“双学”活动,在村党组织书记中深入开展“我向吴仁宝学什么,我为‘三先’做什么”的大讨论,积极探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子,教育和引导广大村党组织书记向华西看齐,向吴仁宝看齐,切实担负起建设新农村的历史重任,进一步增强开展“争当五星村书记、建设和谐新农村”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能力选拔。我们把发展富民能力作为选拔村书记的重要标准,鲜明提出“不能带头富,不是好干部;不能带民富,不是好支书”的用人导向,明确规定未参加“双带”理论培训,未经过“双带”实践考核,未取得合格证书的,不得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不得上报市委组织部备案。改革和完善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方式,通过“两推一选”、“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办法,选拔了一批带头创业致富能力强、带民创业致富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从大学毕业生、机关干部、复员军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中选派“村官”充实到农村基层,改善基层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双带”能力偏弱的状况。加快后进村整顿转化步伐,通过选派“双强”型村干部担任后进村党组织书记,为村党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全市465个行政村党组织中,95%的村书记具备“双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