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融入能力应坚持的原则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基层党组织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正确定位,认清融入绝对不是简单进入,要以夯实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农村合作经济为出发点。工作中,重点应把握好以下五条原则。
1、把责任明确在政治引领上。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活动,是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施政治领导的主要途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融入中通过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让群众了解党的意图和主张。要教育和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发挥党员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加强队伍建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得到贯彻落实;通过督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依法经营,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既发展经济,致富群众,又把握发展方向,凝聚政治优势的群众性组织。
2、把职能定位在强化服务上。任何由农民创立的组织形式都应建立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上,但自然不等于自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十分关键。一是帮助农民提高认识。通过宣传引导、典型示范、专项培训和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等措施,让农民了解农村合作经济的基本理论,了解先进地区发展合作经济的成功经验,了解合作经济的发展优势,使农民逐步自愿地去认识它、去研究它、去发展它。二是协调关系促进合作。基层党组织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产业间的内在联系,产品间的相互关系,积极引导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合作组织,让农民和农民联手,让企业与农民联合,促进各具特色的合作经济发展壮大。三是强化组织提供服务。通过在项目信息上提供服务,广泛收集各类经济和市场信息,为其合作注入活力;在组织领导上提供服务,及时了解和解决农村合作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协调好与各行政职能部门的关系;在资金、项目、技术、人才、营销等方面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服务,为其发展壮大创造条件。
3、把活动落实在机制创新上。规范的风险和利益承担机制、组织运作机制是决定合作经济发展成败的根本所在。基层党组织在融入活动中应把握住这个重点,使规范运作贯穿合作经济的全过程。一是帮助明晰产权。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提供可供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表决的预案,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有形资产的额度、无形资产所占比例的认定、个人股的权属、收益分配的预期、合作社积累的归属等都进行细化、量化、权属确定化,进一步奠定了合作的基础。二是帮助健全制度。基层党组织注重为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的同时,在社员认同的基础上帮助制定合作社的章程,使合作经济组织得到良好运行。三是帮助规范运作。我市一些合作形态是以血缘、亲缘关系为基础的,还有一些是以情投意合为纽带的,但当合作经济组织成长壮大后,我们感到,这种利益关系逐步难以平衡,基层党组织通过帮助制定规范的、严格的执行制度,保证了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4、把基点立足在增强带动能力上。基层党组织在实施有效融入中必须坚持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把广大农民投身农村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起来。一是拓宽谋划发展思路的视野。基层党组织引导合作组织选准发展方向,从立足于区域经济布局、立足于优势产业开发、立足于扩大市场营销、立足于促进供求合作等方面拓宽发展思路,做到适合发展什么就培育什么样的合作经济组织,推动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二是提升创业兴业的实践本领。农村党员干部以强素质、改作风、增本领为目标,在自身创业兴业的行动中让农民有看头、有学头、有干头、有盼头,用实实在在的利益把广大党员及群众吸引到党组织周围,使农民坚定加入合作组织的信心。三是增强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的意识。基层党组织在倡导组建合作经济组织过程中,积极引导和鼓励党员干部带头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主动选择群众易于接受的项目,带头兴办示范基地、示范园区,让群众学有榜样,干有奔头,赶有目标,破除“等靠要”、“小富即安”的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