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邓小平理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2010-06-17 19:05

    我国改革开放20年的伟大成绩,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的。完成新的历史使命,仍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内容很丰富,涵盖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多方面的理论。江总书记有很多讲话,以及中央很多文件都是继续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怎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我认为能够把邓小平理论领会深了,理解透了,而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各方面知识,深入到实践中学习,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真正讲好政治。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丰富,涵盖着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对这一理论有更加完整的准确认识,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一理论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麽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实现中国现代化为出发点,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强调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经济建设的任务、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超越阶段。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强调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在现代化建设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要抓住机会。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强调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建国,艰苦创业。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之一。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要重视发展农业。”他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因此根据我国经济的显示情况和发展趋向,应当着力提高第一产业即农业的质量,稳步增加产量;继续发展第二产业,积极调整结构;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他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要始终抓得很紧。农村富起来容易,贫困下去也容易,地一耕不好农业就完了。”因此越是经济发展,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农村富了,全国才能富,农民生活达到小康,全国才能实现小康,农业现代化了,全国才能实现现代化。

    二、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把农业放在首位,最重要的是要把粮食生产抓紧。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不断对粮食提出更高的要求。最近几年,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的决策,包括:依法保护耕地,保持粮食播种面积长期稳定;坚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强化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加快发展农用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变。

学习邓小平理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