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邓小平理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

2010-06-17 19:05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靠深化改革,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归根到底是靠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核心是尊重和关心农民的利益。邓小平同志指出“要使农民感到有利可图,有积极性”,必须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把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鼓励土地使用权合理流动。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特别要引导农村集体组织、乡镇企业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扩大劳动积累,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三、依靠科学技术,促进郊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思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简短技术。”“最终科学解决问题。”因此,要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抓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高新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八届二次会议提出,到2010年,京郊农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北京农业具有向国内外展示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窗口的功能,市委提出京郊农业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十分正确的和必要的。

    如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当代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光荣的艰巨的崇高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新世纪,完成好新的历史使命,全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要花很大功夫来研究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推动郊区农业现代化,为完成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学习邓小平理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