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11)

2010-06-17 20:29


  四、政策体系制定中的几个问题
  (一)河南省产业政策中的基本思路。
  当前,河南省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处在快速转变时期,一是农业种植结构向优质优效转移,二是二、三产业比重迅速提升,农业比重相对下降,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必然会从空间上对资源配置提出新的要求。现在必须注意到的是,产业结构的转变将会导致什么样的情况发生,以及在农业政策上应当坚决贯彻执行什么样的政策才能真正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以及确保农民增加收入?从国际经验看,高度工业化之前人口稠密的国家和地区,在二、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是一种必然趋势。日本的粮田从1955年至1994年减产52%,韩国的粮田从1965年到1994年减少46%,我国同样会如此。据统计,从1957年至1986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6.1亿亩,净减少2.3亿亩,仅1993年全国耕地就减少937万亩,相当一个青海省的耕地面积。并且这种现象还将持续下去。国内一些学者预测,到2010年,我国耕地将减少6009万亩,到2030年,减少8000万亩。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稀缺农业资源流失的同时,还拉动了农产品需求的增长。第一,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变,必将导致非农业人口迅速增长,而非农人口的增长则会扩大对商品粮的需求,如果农业人口转移造成劳动者素质下降和农业劳动投入减少,非农产业的扩张又形成对农业稀缺资源的挤占,农业技术创新在结构转变过程中没有实现重大突破,那么,非农人口迅速增长和商品粮需求的快速提高,则很可能造成粮食总产量的减少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下降。第二,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而收入水平的增长将导致食物消费结构的高级化和粮食需求的增加;此外,人口增加是今后中国粮食需求增长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人口增加是促成结构转变的函数,但它进一步强化了结构转变面临的粮食安全的压力。因此,粮食生产,是我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突出考虑的政策系数,仍然是政策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这就是说,农业比重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下降是一个趋势,但在这个趋势中,农业中现代化要求投入的不断增长,从而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才是发展的思路。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政策主体是推动农业的“一低一高”的转变。“一低”,就是农业比重的降低,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农业就业比重的降低。农业的“一低”变化具有双重积极效应;其一,有利于加速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因为“劳动和资本,从生产力较低的部门向生产力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增长较快的国家倾向于有较快的结构转变率”。其二,有利于打破农业部门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均衡。过多的劳动投入与过少的资本、技术投入的均衡是传统农业资源配置的基本特点,也是传统农业低效率的根源,要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就应打破这种均衡。这依赖于资源两方面的流动:剩余劳动力流出农业部门和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入农业部门,从而在农业部门内形成高效率的要素替代。因此,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降低农业比重,就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一高”,就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难点和关键,没有农业现代化,也就没有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因此,如果要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就应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就业份额的下降,除此,则难以有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但在这种转移过程中,农业的增长是否会受到影响?这就告诉我们,农业种植结构,产业结构等的一系列变化,又十分需要政策方面提供多种保护,政策是体制、市场、经济效益和科技、服务等驱动因素的保障和原动力,是一种制度环境。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尤其应该在此方面先行一步,努力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1.产业政策。就政策而言,应从大政策角度来研究河南省农业,而不是就农业来研究农业政策,其中自然要包括产业化政策、乡镇企业政策、小城镇发展政策等等。要研究如何与农业政策配套问题,研究如何推动农业发展,并从中发现什么样的政策对农业发展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河南省应根据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制定出河南省与区域性主导产业,商品基地发展规划及具体的产业政策。在主导产业的培育上,各级政府应按照“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结构重组,突出特色,形成基地”的思路,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长远发展规划,由此形成产业体系。通过研究市场,指导农户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优秀产品,形成“一县一品”区域性主导产业。

**省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把四强竞赛活动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