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经验(5)
2010-06-17 23:32
四是要用创新观念去对待和解决改革中的诸多问题。对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广大农民群众的期望值很高。他们希望在改革中彻底解决村里的所有历史遗留问题。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这一良好愿望 , 我们在试点工作中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于“空挂户”侵占世居农民利益等反映绝大多数农民意愿的问题 , 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建议村民代表大会做出决定在改革中予以妥善处理 ;对于新旧两种体制下成员代表的产生办法,我们采取了平稳过渡,待换届选举时再重新选举,避免了运作成本和社会的动荡;对于一时无法解决和村民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 , 我们提出了“暂时搁置 ,推进改革 ,待改革建立起新的体制后 , 用新的更加民主的决策机制逐步解决”的思想。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和解释工作,群众普遍接受了我们的意见 , 使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在改革中得到了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妥善处理 , 解除了农民群众对产权制度改革的各种思想顾虑 , 顺应了民心 ,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另外 ,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探索。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现有的政策法规中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于这些难题 , 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 从实际出发 , 尊重农民群众意愿 , 以市场化为取向 , 大胆创新。在改革中 , 我们对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承包使用权量化配股; 对独生子女实行了奖励配股;设立了由村党支部、村委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和村民代表共同组成、实行民主化管理的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等等。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 , 有效地破解了一道道改革难题 , 为推进改革开辟了道路。
三、改革的基本成效
我们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虽然已经完成 , 但新组建的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和新型的村级管理体制 , 对于干部和群众来讲还是新生事物 ,他们还需要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提高能力的适应过程。改革后新的管理体制运行已近两 个多月 , 可以说效果和反响良好。从长远看 , 这次改革从根本上破除了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经济体制 , 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 对试点村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近期效果看 ,我村改革后社会稳定 , 经济发展形势亦显现出新的蓬勃活力。
1 、村民利益得到了体现。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 ,我们所有的集体资产变成了股权 , 农民变成了股东 , 建立起了股份合作制企业。过去集体资产共同共有, 群众利益得不到充分体现。产权改革后 , 资产进行量化 , 人人享有股权 , 个个是股东,实现了“还钱于民 , 还权于民”。农民变成股东后, 他们比以往更加关心村里的经济发展,纷纷为村里的发展献计献策。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处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 , 并形成了村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产权制度产生的内在动力必将有力地推动试点村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2 、化解了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以股份制改造合作制 , 建立起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原来少数村干部手中的集体资产支配权转移到了按股拥有企业股权的股东手中。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少数人违背多数所有者意愿随意处置资产的条件 , 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产生。在改革过程中 , 由于群众的积极参与 , 共追回各种拖欠流失款项 万 元 , 一些损害农民利益的不合理经济合同和行为也在积极纠正之中。同时,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民应有的资产收益权真正落到了实处 , 使缺乏现代劳动技能的农民和那些老弱病残、鲸寡孤独等农村低保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改革后新班子的各项工作都受到群众的热情支持。村民们表示 : 现在是董事会带着我们大家一起 " 下海 "闯市场 , 假如他们遇到困难 , 或是 "呛了水 ", 我们全村人都会拉他们一把 , 和他们一起共闯难关。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消除农村因腐败和贫困引发的不安定因素、保持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经验(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