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灵魂—范(4)
2010-06-18 00:42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等哲学著作,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与主观主义思想路线相对立,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新阐发,概述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强调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经毛泽东同志这种唯物而辩证的阐释之后,“实事求是”成为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新的科学概括。这条思想路线的确立,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高度统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其理论成果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毛泽东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内在地包含了坚持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他强调: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时刻要注意的大课题。所以,毛泽东同志强调: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他说:我们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时期,唯心主义泛滥,形而上学猖獗,党的思想路线得而复失。1976年10月,我们党粉碎了 “四人帮”,1977年重新复出工作的邓小平同志,不顾个人的处境和安危,把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摆在了最优先的地位。他尖锐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并领导了1978年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动了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领导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并提,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表述。他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他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于解放思想的深远历史意义,标志着全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要解放思想,就必须与时俱进。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他认为,“世界在变,人们的思想不能不变……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的新判断,初步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灵魂—范(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