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核糖体;真核细胞中细胞器的质量大小: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3.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无膜结构:核糖体、中心体,其余为单层膜结构。
4.具有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染色体)
5.有“能量转换器之称”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6.能形成水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7.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高尔基体(植物)、线粒体。 8.与脂类及多糖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内质网;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 9.将质膜与核膜连成一体的细胞器:内质网。
10.泪腺细胞分泌泪液,泪液中有溶菌酶,与此生理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1.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有色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等色素。 十四、细胞增殖:(真核生物)
1.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錘体和染色体(形态)而得名。核的缢裂,接着是细胞的缢裂,例蛙的红细胞。
3.重点内容可按以下口诀记忆: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染色体、纺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着丝点分裂)数加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十五、细胞的分化、癌症和衰老
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持久性变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2.细胞的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和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细胞核具有。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生殖细胞仍有较高的潜在全能性,植物体细胞具全能性,动物体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具全能性。
3.细胞的癌变:由于致癌因子作用下,使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的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所致。不受肌体控制的,不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癌细胞特征:(1)能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4.细胞的衰老:原因:自由基理论和细胞程序死亡理论。主要特征:①水分减少;②酶活性降低,黑色素衰老,酪氨基酶活性降低头发变白;③色素逐渐积累,④呼吸速度变慢,细胞核体积增大;⑤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十六、物质的专一性(特异性)
1、酶的专一性: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2、载体的专一性: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不同物质需要的载体不同。
3、激素的专一性: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是因为在它的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或胞浆内,存在着能够与该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淋巴因子的专一性:由特定的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具有专一性。
5、抗原(抗体)的专一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同样,一种抗体也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6、tRNA的专一性: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7、限制酶的专一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只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2、载体的专一性: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不同物质需要的载体不同。
3、激素的专一性: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是因为在它的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或胞浆内,存在着能够与该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淋巴因子的专一性:由特定的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具有专一性。
5、抗原(抗体)的专一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同样,一种抗体也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6、tRNA的专一性: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7、限制酶的专一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只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