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最新教案-高中物理教师备课资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3)

2018-09-12 22:56

1. (鲁科K)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应将振针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且不得松动

(B)实验时应当先放开小车,让其运动起来,再接通电源 (C)也可以用干电池做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线圈过热而损坏

解答:A、D

2. (鲁科K)请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下图中每条纸带记录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鲁科J)解答:(a)各点分布距离均匀,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各点分布距离均匀,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布较稀疏,表明速度比(a)所记录的物体运动得要快。

(c)各点分布距离逐渐加大,表明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至于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要测量、计算。

(d)各点分布距离逐渐变小,表明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至于是否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要测量、计算。

3. (鲁科K)在某次应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

的两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须序取0,l,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的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单位:cm),请计算:

(1)带动该纸带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有多大?

(2)在计数点4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有多大?

解答:(1)设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位移差分别为s1,s2,s3,s4,s5,s6,则s1=1.40 cm,s2=2.15 cm,

s3=2.9 cm,s4=3.7 cm,s5=4.40 cm,s6=5.15 cm,T=0.1s。

(2)因为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第4个点小车的瞬时速度为小车在3点到5点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

(沪科K)家庭作业与活动

1.(沪科K)车站上的一名工作人员站在站台上靠近火车第一节车厢的车头旁。当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远动时.测得第一节车厢经过该工作人员需要3s,则该工作人员在9e内能看到从他身边经过的车厢数(不计车厢间隙)为 A.3节 B.6节 C.9节 D.12节

(沪科J)设每节车厢长l,火车的加速度为a,由题意得 l?12at2,t1?3s

s?12at2,t?9s两式相比,得 2s?t9?9t2l?13?3l?9l 即在9s内能看到9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所以正确答案为C。

2.(沪科K)一列火车进站时做匀减速滑行,当它滑行了300m时,速度已减半,以后又继续滑行了20s,恰好停在站台边,求火车滑行的总位移和最后10s内的位移。 (沪科J)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t-2-3所示。

由于滑行至B处时速度减半,vB恰等于从A到C的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根据匀变速运动速度均匀变化的特点可知,火车在AB段和BC段的运动时间必定相等,即

t1=t2=20s

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vvAB?vA?vB22?2?34v vvBC?vB?vC?0?2v22?4

根据s?vt可知,BC段的位移只有AB段的s2?11s1??300m?100m 331,即 3火车滑行的总位移s=s1+s2=(300+100)m=400m

设火车在最后10s初位于D处,它的速度应等于BC段的平均速度,即

v?0v?vvvD?BC?2?

224因此,BC段和D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BD?vB?vD2vv?24?3v ?28vDCv?0vD?vC14???v 2281,即 4所以DC段的位移仅为BC段的 sDC?11s2??100m?25m 443.(沪科K)以54km/h的速度行驶的火车,因故在中逢停车1min,已知刹车引起的加速度大小是0.3m/s.起动产生的加速度大小是0.5m/s, 求火车由于临时停车所延误的时间。

(沪科J)火车的运动示意图如图t-2-4所示。

火车临时停车延误的时间,是指它从A到B比原来匀速通过这段位移多花的时间。

设火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t1,滑行位移为s1,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

2

2

t1?0?v15?s?50s a10.30?v2152s1??m?375m

2a2?0.3设火车从启动后至达到速度。的时间为t2,经过的位移为s2,同理得

t2?s2?v15?s?30s a20.5v2152?m?225m 2a22?0.5火车在中途停留时间t0=1min=60s

所以火车中途停车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车速的时间为 T′=t1+t0+t2=(50+60+30)s=140s 火车匀速通过同样这段位移的时间 T?s1?s2375?225?s?40s v15所以,火车因中途临时停车延误的时间 △t=T′-T=(140-40)s=1OOs

4.(沪科K)一列货车以v1=28.8km/h的建度在平直铁路上行驶.由于调度失误,其后方有一列客车以v2=72km/h的速度在同一铁轨上驶来。在相距s0=600m处客车司机发现货车后立即紧急制动。为不使两车相撞,客车的制动加建度至少多大?

(沪科J)设客车制动后的加速度大小为a2,经时间t后货车和客车的位移分别为 s1=v1t, vt=v1 s2?v2t?12a2t, vt??v2?a2t 2不相撞时应满足的位移条件和速度条件分别为

12a2t?v1t?s0 2v2?a2t?v1v2t?当制动加速度取最小值时,上述两个不等式可改为等式。由(2)式得客车速度减小到等于货车速度的时间

t?v2?v1 a2v2?v11v?vv?v)?a2(21)?v1(21)?s0 a22a2a2代入(1)式,得

v2(整理后得 (v2?v1)2a2?

2s0已知v1=28.8km/h=8m/s,v2=72km/h=20m/s,s0=600m,代入后得 a2?(20?8)2m/s2?0.12m/s2

2?600(当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后,可介绍以货车为参考系的方法)

5.(沪科K)本书对匀变连直线运动内容的安排,采用依据历史线索.从对特例(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始,推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规律,进而研究它的应用。请比较一下你所阅读的参考书,它们对本章内容是如何安排的?你倾向于用哪一种安排方式较好?

11.(沪科K)如图2-24所示,甲、乙两车沿着同——条平直公路同向行驶,甲车以速度20m/s做匀速运动,乙车原来速度为4m/s,从距甲车128m处以大小为1m/s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求:经多少时间能追上甲车?

(沪科J)设经时间t乙车追上甲车。在这段时间甲、乙两车位移分别为 s甲=v甲t=20t s乙?v乙t?121at?4t?t2 222

追上时的位移条件。s乙=s甲+s0, 即4t?2

12t=20t+128 2 t-32t-256=0

得合理值t=38.6s≈39s

12.(沪科K)跳伞表演被称为“空中芭蕾”(图2-25)。跳伞运动员为了在空中做各种组合造型,离开飞机后并不马上打开降落伞,而是先在空中自由“飞翔”一段时间,然后再打开降落伞。设在一次表演中,某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到离地面125m时他才打开降落伞,从而产生很大阻力.使他以

高考物理最新教案-高中物理教师备课资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06年高考考前复习资料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