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根据海拔,①比②高,则气温①比②低;②处等高线凸向高处,是山谷;③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④地坡度较大,适合发展林业。 【答案】9.A
【解析】南纬42°—46°,地处西风带,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高达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丰富。岛屿西南部受西风漂流(寒流)影响较大,而非暖流。反气旋(高压)控制、降水少,错误。
【答案】10.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太阳辐射强;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
【解析】该地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该地植被覆盖度较低,谷底和谷坡升温速度快,热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使气温升高;从材料中可知,死谷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热量不易向外扩散,造成夏季炎热。
方法技巧:如何描述一地的地形、地势特征
1.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
(1)地形类型:陆地五种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指出该区域主要地形构成,答题语言“以____地形为主”。
(2)地势起伏状况:整体海拔;地势起伏状况,答题语言“___高___低”。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特殊地形地貌:例如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 黄土地貌等。 (5)海岸线状况(靠近沿海的地区) 描述性词语如海岸线平直或曲折 2.地势特征的描述方法: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
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典型例题】(2015·福建高考·节选)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读图,完成问题。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思维过程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找到着“渭河”及“108°E”。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 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练习:(2015·高考四川卷)下图为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描述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2015届四川省高三“联测促改”活动第二轮测试)下图是四川盆地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点。
(2015届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3.描述图示南部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4.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描述图示南部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4.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