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通用技术学考、高考知识点复习(3)

2018-09-12 23:04

划规是用于划圆或圆弧的线痕,划线时要保持中心不发生滑移。 如果要钻孔,则在钻孔中心处要用样冲冲出冲眼。 3、锯割:上锯条时注意锯齿的方向,是锯齿向前。

夹工件:常用台虎钳来夹持工件,转动手柄时用力要恰当。 正常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4、锉削:锉有方锉、圆锉、三角锉、平锉、半圆锉。

在推锉时,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 5、钻孔:钻孔的设备有台钻、手枪钻、最常用的是麻花钻。 钻孔前必须要划线,并用样冲在钻孔中心冲眼。

钻孔的操作步骤:划线定位,装夹工件,装夹钻头,钻孔。

操作警示:钻孔时要戴防护眼镜,集中注意力;不准戴手套,不能用手直接夹持小工件。 6、螺纹加工的工具及操作要领

螺纹加工分为外螺纹及内螺纹加工,其中外螺纹采用板牙,内螺纹采用丝锥。 内螺纹的操作流程:底孔倒角、选择丝锥、装夹工具、攻内螺纹。 外螺纹的操作流程:倒角、选择板牙、装夹工具、套外螺纹。 无论套丝还是攻丝,往里旋后要回旋,有时需要加油。 7、连接加工的工具及说明

铆接:用于金属框架连接,常用铆钉枪作为工具。

焊接:适合于金属(铁)之间的焊接,分为锡接、电焊与气焊。 螺栓螺母连接:易拆卸

元宝螺帽的连接:不需要专用工具就可以操作。 8、表面处理操作要领

表面刷光:采用粗处理(用细锉锉平金属表面)和细处理(用精细的金刚砂纸打磨) 喷涂油漆:先加防锈漆再喷涂表面漆 镀层:采用电镀的方法

5

第二册

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

1.结构受力形式:受拉、受压、受弯曲、受扭转、受剪切。 2、实体结构

一般是实心的,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 3、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形态比较简单,主要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主要承受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力。 比如窗户、自行车、艾菲尔铁塔、桌子、书橱等等。 4、壳体结构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能够巧妙地将外力分散到整个表面。 比如鸡蛋、核桃、瓜子、头盔、锅碗瓢盆都是壳体结构的。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1、结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 3、结构的强度指结构具有的的抵抗力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4、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5、连接方式:铰连接——能转动但不能移动、刚连接——不能转动、也不能移动。 四、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第二章 流程与设计

一、流程的含义 1、环节

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2、时序

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3、流程 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即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顺序,称为流程。 4、流程优化的目的

既然是优化,就是要做得更好,也就要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完全。

一般流程优化的主要内容有: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

第三章 系统与设计

一、系统:

1、含义: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构成系统的三要素:

①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部分)才能组成系统 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③这个整体所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的功能所没有的

6

3、子系统: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可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 二、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

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或部分在孤立的状态下所没有的。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或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关性强调的是部分对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而整体性更侧重于部分对整体的作用。 3、目的性

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4、动态性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例如:机械转动系统的零件之间都会有磨损,需定期更换零件。 5、环境适应性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化,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变化,并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系统,只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 例如:北极的白熊、变色龙等保护色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三、系统分析的主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要着眼于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个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是针对系统的整体性特性的。 2、科学性原则

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说服力。 3、综合性原则

系统分析时还要注重综合性原则,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四、系统设计

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对系统进行总体技术设计和评价。

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 控制的三要素:有目的、有对象、有手段 二、控制的分类

(1)按人工干预来分:人工控制、自动控制

浙江通用技术学考、高考知识点复习(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102006 指数函数精细知识点高考复习资料整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