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名校模拟汇编 专题3.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2)

2018-09-12 23:04

(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_。

(2)向100 mL2 mol/L的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结晶,得到少量的白色固体。试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的成分。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该白色固体为NaOH和Na2CO3; 假设2:该白色固体为只有Na2CO3; 假设3:该白色固体为只有NaHCO3; 假设4:该白色固体为Na2CO3 和NaHCO3

②基于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证明固体的成分是Na2CO3 和NaHCO3。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及

4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可不填满也可增加)

限选实验试剂及仪器: 1moL·LHCl溶液、1mol·L MgCl2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 Ba(OH)2..

溶液、甲基橙试液、酚酞试液、试管、胶头滴管、过滤装置。

实验步骤 步骤1: 预期现象和结论 –1

–1

–1

–1

步骤2:

17.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操作方法为 。

(2)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 , C ,D 。

(3)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的含量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 ;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将 。

(4)若样品质量为w 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 g、m2 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18.纯碱(Na2CO3)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以下是实验室模拟制碱原理制取Na2CO3的流程图。

5

已知: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CO2后发生的反应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请回答以下问题:

(1)粗盐中含有的杂质离子有Ca、Mg、SO4等。

精制除杂的步骤顺序是a→ → → →b(填字母编号)。 a.粗盐溶解,滤去沉渣 b.加入盐酸调pH c.加入Ba(OH)2溶液 d.加入Na2CO3溶液 e.过滤

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理由是 。 (2)灼烧固体A制Na2CO3在 (填字母序号)中进行。 a.坩埚 b.蒸发皿 c.烧杯 d.锥形瓶

证明滤液A中含有NH4的方法是 。

对滤液A进行重结晶能够获得NH4HCO3,向pH=13含Na、K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H4HCO3使pH降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下图装置中常用于实验室制备CO2的是 (填字母编号);用b装置制备NH3,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是 (填试剂名称),烧瓶内可加入的固体试剂是 (填试剂名称)。

2+

2+

2-

(4)一种天然碱晶体成分是aNa2CO3·bNa2SO4·cH2O,某同学利用下列提供的试剂,设计了如下简单合理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仪器自选)请把实验方案填全:

6

供选择的试剂:1.0 mol·L H2SO4溶液、1.0 mol·L BaCl2溶液、稀氨水、碱石灰、Ca(OH)2溶液、蒸馏水

①称取m1g天然碱晶体样品,溶于适量蒸馏水中。

② 。 ③ 。 ④计算天然碱晶体中含Na2CO3的质量分数。

19.Ⅰ.某实验小组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1-1

(1)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中溶液的作用 。

(2)当D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停止实验,将固体过滤、洗涤,取一定量配成样液,并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式是 。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氨气与CuO反应,研究氨气的性质并测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任意填一种) 。

(2)实验中,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全部转化为红色固体(已知Cu2O也为红色固体),量气管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前称取黑色CuO 80g,实验后得到红色固体质量为68g。则红色固体成分的化学式

7

为 。

(3)F中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向上或向下移动右管,使得左右两边液面相平,若无此操作,而F中左边液面低于右边液面,会导致读取的气体体积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4)要想测得氨气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实验中应至少测量或读取哪些数据 (填序号)。 a.B装置实验前后质量差mg; b.F装置实验前后液面差VL c.D装置实验前后质量差mg; d.E装置实验前后质量差mg;

(5)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8

Na2CO3质量分数,故A不选;B、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

9

10

11

【解析】

甲:升高温度,HCO3水解程度增大,产生更多的OH,c(OH)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水解的两种方程式

--

12

16.(1)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或:水倒吸进入烧瓶)(2分) 2OH+CO2=CO3+H2O(或OH+CO2=HCO3)(3分) (2) 实验步骤 步骤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1–

2–


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名校模拟汇编 专题3.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完全整理(精品全套,word版,60页)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