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一章(2)

2018-09-12 23:06

图1-1-3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3 s和19.32 s的成绩卫冕成功,获得两枚金牌,成为历史上连续两次卫冕男100 m和200 m双项奥运冠军的第一人.如图1-1-3为博尔特在比赛中的英姿.对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 B.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 m/s C.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 m/s

D.1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

【解析】 200 m决赛的跑道有一段弯道,所以200 m决赛的位移小于200 m,所以A

200 m

错;2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v2<=10.35 m/s,故B错;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v1=

19.32 s

100 m

=10.38 m/s,而最大速度无法确定,故C对,D错. 9.63 s

【答案】 C

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的比较 物理量 物理意义 公式及单位 关系 s 速度v 表示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v= tm/s 速度的变 化量Δv 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Δv=vt-v0 m/s Δv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即速度的 加速度a a= Δt变化率 m/s2 三者无必然 联系,v很 大,Δv可以 很小,甚至 为零,a也可 大可小.相 同的是三者 均为矢量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大小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而速度大小的改变关键是看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速度增大,如果相反,则速度减小(记忆口诀“同加反减”).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不断变小,速度也不断变小

【解析】 速度变化大,可能所用时间也很大,则加速度不一定大,故选项A错误.由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可知选项B正确.速度的变化包括大小和方向,可知选项C错误,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不断变大,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不断变小,故选项D错误.

【答案】 B

对加速度的进一步理解

(1)加速度a不是反映运动的快慢,也不是反映速度变化量的大小,而是反映速度变化

Δv

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越大,a越大.

Δt

(2)加速度a与速度v无直接关系,与Δv也无直接关系,v大a不一定大;Δv大,a也不一定大.如高速行驶的汽车,v很大,a一般很小,甚至等于零;机车由静止到高速行驶,其速度变化量很大,但经历的时间也很长,所以加速度并不一定大.

【即学即用】

2.有关加速度方向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Δv

A.由a=知,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Δt

B.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 C.只要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

D.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解析】 由于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可以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也可以规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当a>0时,物体不一定做加速运动;要分析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应分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D.

【答案】 AD

(对应学生用书第3页)

“匀速运动”模型的实际应用 “匀速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且应用广泛.例如:声、光的传播都可以看成匀速,而实际生活中的运动估算,也经常用到这一模型,如计算飞行时间,在这类问题中位移的计算是关键,有时要巧用几何关系(如光波、声波反射、折射问题如图1-1-4),有时要估算长度(如高速摄影见图1-1-5),有时要求相对位移(如动态测速)

s

等.这类问题的核心方程只有一个:v=,对应图象如图1-1-6.

t

声波通过云层反射 高速摄影子弹穿苹果 图1-1-4 图1-1-5

图1-1-6

(2013届吴中中学质检)如图1-1-7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

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

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1-1-8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1-1-8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___m,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图1-1-7 图1-1-8

【规范解答】 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 s,由题图可知p1、p2

1.0 s1

之间有30小格,故每一小格对应的时间间隔t0== s,p1、n1间有12个小格,说明

3030

1

p1、n1之间的间隔t1=12t0=12× s=0.4 s.同理p2、n2之间的间隔t2=0.3 s.

30

t1t2因而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时离测速仪的距离分别为s1=v·,s2=v·. 22

汽车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t1-t2

s=s1-s2=v()=17 m.

2

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刻应分别对应于题图中p1、n1之间的中点和p2、n2

之间的中点,其间共有28.5个小格,故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间间隔t=28.5t0=0.95 s,

s

所以汽车速度为v车=≈17.9 m/s.

t

【答案】 见规范解答 【即学即用】

3.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d=3.0 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

1

间上相差t=6.0 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km/s.)

3

【解析】 如图所示,A表示爆炸处,O表示观测者,h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1

表示爆炸声直接传到O处所经历的时间,则有d=vt1①

则t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处所经历的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

d2 ??2+h2=vt2②

2

已知t2-t1=Δt③

代入数值得h=2.0×103 m. 【答案】 2.0×103 m


《课堂新坐标》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第一章(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哲学复习材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