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简述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内涵。7-131
答:
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之所以必然优先增长,这是因为:
(1)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小。因而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须快于对用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
(2)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必然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上和物质上得到补偿。
(3)而且,从第一部类内部来看,要使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得到保证,就要求第一部类中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快于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
43.资本主义土地价格由什么因素决定?8-164/165
答:
土地价格是由两个因素所决定的:
(1)地租数量的高低;
(2)银行存款利息率的高低。
土地价格和地租量成正比变化,和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是: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44.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11-218
答:
(1)到了垄断资本主义这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后期,生产社会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2)虽然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部分调整,但这种调整只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种调整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终究不能解决社会化的生产力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立。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作用,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45.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因素。17-319/320
答:
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这并不意味价格一定与价值完全一致,因为价格的形成还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与供求关系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市场上经常发生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价格发生偏离价值的变动。
(2)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当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而纸币的发行数量发生变化,从而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发生变化时,商品的价格便会发生变化。
(3)受经济政策的影响。商品价格的高低涉及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政府对少数重要商品定价时,要适应一定政治经济形势下所制定的经济政策,从而使政府定价能够兼顾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
共20分)
46.试述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4-57
答:
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这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第二阶段,是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第三阶段,是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第四阶段,是货币形式,即当一种商品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47.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9-188/189
答:
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促进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1、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可以兴办那些私人垄断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新兴工业企业,从而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资产阶级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凌驾于个别私人垄断资本利益之上,代表着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因而在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润的狭隘界限。
3、通过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干预经济,特别是“经济计划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综合性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产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得以协调实现,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在一定时期内暂时缓和了劳资矛盾、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使得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一些协调,有利于缓和矛盾。
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主要来自税收,使得广大人民的税负越来越沉重。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和滥发货币,造成长期通货膨胀。
3、国家借助于发行公债来增加财政收入,并支持私人信贷膨胀,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其结果形成了公私债台高筑, 加剧财政金融的危机。
4、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造成严重亏损,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
4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2-234/235
答:
一、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
三、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就是: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