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

2021-09-24 13:55

选用MD85-45×2型多级分段式离心泵3台,水泵流量85m3/h,扬程90m,防爆电机功率为37kw。正常涌水量时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设置两趟管路,一趟工作。排水管路选择两趟159mm无缝钢管,排水管路沿副井井筒敷设。

经验算,矿井现有的排水系统能满足矿井生产需求,符合规定。

第二章 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第一节 资源勘查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成果评述

1972年由六盘水煤田地勘队地测大队提交了《织纳煤田地质勘查找煤报告》;1973年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08地质大队开展1:20万威宁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对区内地层、构造及煤矿初步了解和研究;1990年6月贵州省地矿局113地质大队提交了《贵州毕节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报告》对区内煤层及煤质作了初步了解。2006年7月由贵州省地矿局113地质大队提交了《贵州省赫章县哲庄煤矿普查地质报告》;2007年7月由贵州省地矿局113地质大队提交了《贵州省赫章县哲庄煤矿普查地质(补充)报告》。勘查区内估算(332+333)煤炭总在有资源量为778万吨,可采煤炭资源量380万吨,村寨保安煤柱资源量398万吨。

矿区出露的岩石以碎屑岩(玄武岩)为主,分布面积占全区总面积95%以上,按含水介质划分地下水类型同,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其次为松散层孔隙水。松散层孔隙水出露较少。根据对矿区及外围的调查,井泉出露较少,常年性溪沟发育,为当地主要饮用水源。

第二节 矿区物探工作评述

矿井没有进行过物探工作。

第二节 矿区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矿区出露地层以碎屑岩(玄武岩)为主,分布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5%以上,按含水介质划分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其次为松散层孔

隙水。

一、基岩裂隙水岩组

其地层主要为飞仙关组(T1f)、长兴组(P3c)、龙潭组(P3l)、峨眉山玄武岩(P3em),其岩性以砂岩、砂页岩为主,其次为泥页岩、大山碎屑岩,凝灰岩,含少量基岩裂隙水,多呈悬挂泉或间隙小泉点出露,并受大气降水和植物履熏度的控制,水量小,泥页岩、玄武岩可视为相对隔水层。现分述如下:

下二叠统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含水岩组:岩性主要为灰绿、蓝灰色(风化呈褐黄)中厚层、厚层状含钙质粘土质粉砂岩与粉砂质粘土岩,厚度大于30m。含裂隙水,无泉点出露,富水性中等,为中等含水岩组。

上二叠统长兴组(P3c)含水岩组:岩性主要为灰至灰黄色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夹1-13层煤。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厚60-70m。含裂隙水,无泉点出露,富水性弱,为弱含水岩组。

上二叠龙潭组(P3l)含水岩组:岩性主要为深灰至灰、灰黑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岩、少量灰岩及煤层组成。顶部以M18煤层与长兴组分界。含裂隙水,无泉点出露,含水性及导水性均差,富水性弱,为弱含水岩组。

峨嵋山玄武岩组(P3em)含水岩组:岩性为灰绿色、暗绿色、杏仁状、气孔状、致密块状玄武岩,厚度大于50m。含裂隙水,无泉点出露,富水性极弱,为相对隔水层。

二、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中,其岩性溪沟中为冲洪积砂石层,洼地中

为洪积-坡积物砂、砾石与亚粘土、亚砂土混合层,分布零星。该类松散层孔隙水,由于补给、赋存性能差,为透水而不含水层。

该区地表浅部溪沟较发育,且绝大部分资源量均埋藏于地下水位以下和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上或之下,现开采矿井涌水量弱,主要含水层富水性中等至弱,故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为简单至中等。

第三章 矿区地质

第一节 地层

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及上覆于上述地层之上的第四系(Q)。龙潭组按其岩性及含煤特征又可分为上、中、下三段(P3l3、P3l2 、 P3l1)。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一、二叠系

1、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

灰绿色、暗绿色、杏仁状、气孔状、致密块状玄武岩。厚>50m。

2、龙潭组(P3l)

深灰、灰黑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岩、少量灰岩及煤层组成。按岩性组合特征分三段。

(1)第一段(P3l1)

灰、褐灰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粘土岩,局部夹深灰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底部为灰至紫红色凝灰质粘土岩。夹3—4层煤。厚50—60m。

(2)第二段(P3l2)

灰、黄灰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夹深灰、灰色薄至中厚层粘土质粉砂岩、细砂岩。夹4—6层煤。厚55—60m。

(3)第三段(P3l3)

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砂岩、粘土岩。夹2—5层煤。

顶部M18煤层是良好地层划分标志。厚55—75m。

3、长兴组(P3c)

灰至灰黄色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夹1—13层煤。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厚60—70m。

二、三叠系

出露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1)

1、第一段(T1f1)

灰绿、蓝灰色(风化呈褐黄)中厚层、厚层状含钙质粘土质粉砂岩与粉砂质粘土岩。厚>30m

三、第四系(Q)

分布零星,岩性为泥砾、砂砾、粘土及砂、砾石等残积及冲积层。厚0—15m。

第二节 煤层

一、含煤岩系

区内的煤系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及龙潭组(P3l),是一套海陆交替相沉积,主要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岩及煤层组成的韵律层,偶夹灰岩。总厚度220~265m。含煤27层,煤层总厚8.02m,含煤系数3.03﹪,可采者3层,可采总厚度3.91m,可采煤层含煤率为1.47﹪。长兴组(P3c)由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1)底至B4(M18)顶,厚60-70m,含可采煤层2层,编号为M16、M17。龙潭组(P3l)按该煤系岩性特征及含煤情况可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P3l3)由M18顶至B8标志层底,厚55~75m,含可采煤层1层,编号为M18;中段(P3l2)

由B8标志层底至B12标志层底,此段厚55~60m,不含可采煤层;下段(P3l1)由B12标志层底至峨眉山玄武岩组(P3em)顶,其顶部为一层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具水平层理及微波状层理,此层岩石较抗风化,在地表常呈陡坎状凸起,此段厚50~60m,不含可采煤层。

二、可采煤层

经与区域对比后确定勘查区内长兴组可采煤层编号为M16、M17;龙潭组(P3l3)可采煤层编号为M18。现对各主要可采煤层特征叙述如下:

M16煤层:黑色,碎块状构造,由半暗及半亮型煤条带组成,结构单一,一般不含夹矸,煤层厚1.20~1.35m,一般厚1.28m,顶板为灰色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位于长上长兴组(P3c)下部。

哲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双休日练习题 (第十六周)6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