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考精品班申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课前)(4)

2018-09-17 16:09

“黄河精神万古传”这一点,材料中并无明显的叙述,需要考生在通读所有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得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黄河精神:第一,它表现为几千年来中华儿女治理开

8

2012国考精品班申论模拟试卷答案

发黄河中的坚韧不拔和团结奋进的精神,材料2、4、5、6、7中涉及到的治理黄河的内容都可以体现这一点;第二,黄河精神还表现在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华夏儿女的勤劳勇敢上,这可以从材料1我们祖先创造灿烂文化的过程中得出。

【组织答案】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提炼出了答案的主体内容。接下来,按照题目要求,通过规范的语言和合理的逻辑顺序将答案要点一一列出即可。由于本题答案要点较多,且题目有明确的字数限制,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表达应尽可能简练。

参考答案

(一)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从青海发源,途经四川、甘肃等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由于所经地势变化大、水流落差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壶口瀑布”景观。

(二)黄河与中华文明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灿烂的古代文化、甲骨文、青铜器以及最初的王权在这里产生,它拥有秦腔、豫剧、绘画、雕塑等文化遗产以及一大批创造了伟大业绩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巨匠。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含沙量大,“善淤、善决、善徙”。泥沙淤积,使其成为“地上悬河”,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从两千多年前修建黄河大堤,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下建造防洪工程体系、固堤防洪、人工改造,中华民族抵御河患、造福人民的努力从未中断。伴随着治理,黄河的水流资源、旅游资源也得到开发。

(四)黄河精神万古传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承载着勤劳勇敢、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黄河精神发扬光大。

四、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解题思路

9

2012国考精品班申论模拟试卷答案

题目要求“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意味着此篇文章写作的主线是黄河精神。通过审题,有两点需要我们在写作时重点注意:一是要明确写作范围,要围绕黄河精神来写;二是写作的最终落脚点是弘扬黄河精神,即怎样去传承和弘扬黄河精神。

黄河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给定资料中并没有明确地给出答案,但我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给定材料1”和“给定材料7”,同时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得出黄河精神就是在利用、开发和治理黄河过程中形成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勇于抗争、拼搏进取的精神,这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黄河精神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如果只谈精神是什么和精神的重要性,那仅仅是空谈,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精神传承和弘扬下去。因此,如何传承和弘扬黄河精神便是本题写作的最终落脚点。传承和弘扬黄河精神,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写。第一个角度是微观层面,既然这是一种在利用、开发和治理黄河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放在黄河今后的治理上,阐释我们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如何真真正正地把以人为本和发展结合起来,保持、保障黄河的健康生命。第二个角度是宏观角度,黄河精神不只是利用、开发和治理黄河过程中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黄河精神不仅要体现在治黄上,更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需要在全社会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因此我们也可以从整体角度来阐释如何在整个社会中弘扬这种精神,这样的立意更高远,也更符合省级职位的能力要求。

关于黄河的诗句很多,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等。考生在写作时可以适当引用,以提高文章的文学性、艺术性。

参考例文一

弘扬黄河精神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进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自古以来,黄河就以其源远流长、奔涌咆哮的磅礴气势吸引着无数人驻足,为其吟诗颂词、谱曲歌唱。她孕育出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成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尤其,她培育和锻炼出来的“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为人们克服困难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进取拼搏。

10

2012国考精品班申论模拟试卷答案

黄河精神,是历代仁人志士在治河过程中用不屈的生命意志、顽强的生存精神锤炼出的精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仍需秉承黄河精神,将其传承、发扬广大,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进步。

弘扬黄河精神,需要我们秉承先贤之志,奋发有为。“黄河平、天下宁”,黄河安危,事关治国兴邦。自古至今,许多先贤之志就以根治黄河为己任,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呕心沥血,多年奔走在大河上下。如大禹治水,身执耒锸,以为民先,终于平息水患;清代河道总督朱之锡,30余岁履任,40余岁卒于任上。十年之间,驰驱大河上下,不辞劳瘁,筑堤疏渠,积劳成疾,但仍抱病不息,死时家无余财,只有祖传的几间老屋。历代先贤之志不惧劳苦,治河过程中培育出来的黄河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开展现代化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时,也要传承和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敢于抗争的大黄河精神,拼搏进取,奋发有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努力奋斗。

弘扬黄河精神,需要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整个党员队伍的骨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其思想和言行,对广大党员和群众具有重要而直接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领导干部要率先示范,起到弘扬黄河精神的表率作用,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时刻以“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鼓舞、激励自己,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且,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勤政为民,不断推进党政廉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进步。

2012年国考精品班申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课前)(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4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模拟试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