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外省考生报考我校,今年我校分别在外省设立10个专业考点,全校共派出16批招生小组分赴各外设考点组织专业考试。除雕塑、音乐学、音乐学(师范)、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策划与制片)、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录音艺术以及舞蹈学院各专业外,其余专业均设立了外省考点,共有18763人次参加了考试,考生遍及全国各地。
2、2015级本科生生源分析
2015年共录取新生2010人,其中,美术学院181人、设计学院335人、工业设计学院131人、音乐学院165人、流行音乐学院130人、影视学院117人、舞蹈学院148人、传媒学院254人、人文学院130人、文化产业学院88人、高职院331人。新生中,男生638人、女生1372人;其中应届生1769人,占新生总人数88%;城镇生1440人,占新生总人数71.63%;新生绝大多数是汉族,占新生总人数97.16%,少数民族新生57人,分别为侗族2人、回族20人、黎族1人、满族8人、蒙古族5人、苗族4人、羌族1人、土家族7人、维吾尔族3人、瑶族2人、彝族1人、壮族3人。
9
与2014级新生相比,新生的男女比例、城镇生比例及少数民族比例基本一致,生源状态稳定。如图1-2、1-3、1-4、1-5、1-6、1-7所示。
2015年本科招生录取新生分布图2015年本科招生录取新生男女生比例 图
男生数31.71%高等职业教育学院院16.43%文化产业学院4.38%人文学院6.47%美术学院9.01%设计学院16.67%传媒学院12.64%工业设计学院6.52%舞蹈学院7.37%影视学院5.82%音乐学院8.21%流行音乐学院6.47%女生数68.29%1-2 2015年本科招生录取新生分布图 图1-3 2015年本科招生录取新生男女生比例
2015年录取新生考生类别情况农村往届4.08%农村应届24.24%同等学历0.05 15年录取新生民族分别情况汉族侗族回族黎族满族蒙古族苗族羌族土家族维吾尔族瑶族彝族壮族城镇往届7.86%城镇应届63.76% 图1-4 2015年录取新生考生类别情况 图1-5 2015年录取新生民族分布情况
2015年录取新生省份分布图江苏北京甘肃贵州广西河南湖北吉林辽宁宁夏山东陕西四川新疆重庆安徽福建广东海南河北 黑龙江湖南江西内蒙古青海山西术2015年录取新生语文、数学、外语高考成绩均分比较140120100806040200院院院院院院院院院院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计乐视蹈媒计乐文业美设音影舞传设音人产育学院院语文平均分数学平均分外语平均分上海天津浙江业行化文高等职工流 图1-6 2015年录取新生省份分布情况 图1-7 2015年录取新生高考成绩均分比较
今年在全国高考生源特别是艺术生源大幅减少的特殊情况下,报考我校的生源依然充裕,学校一志愿录取率近100%。在获得文化课考试资格的考生中,有61%的考生(不含江苏平行志愿考生)第一志愿填报了南京
10
业教艺术学院,且专业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第一志愿基本填报了南艺。在按专业成绩排名录取的专业中,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舞蹈表演(昆舞表演)、舞蹈学、舞蹈学(师范)、录音艺术、音乐学(师范)以及音乐表演类各专业均录取到省内或省外专业成绩第一名考生,其中录音艺术、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学(师范)、音乐学(师范)以及音乐表演类等专业省内或省外专业成绩前三名考生均被我校录取。
今年在普通类批次招生的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的招生也取得了满堂红。在投放计划的8个省中,除江苏省文科录取最低分高出本二省控线7分、理科录取最低分高出本二省控线9分外,其他各省录取最低分均超出本二省控线22分以上,分别为:河南省22分、四川省26分、安徽省28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9分、湖南省33分、河北省35分,山东省46分,成绩喜人。
从新生高考成绩看,今年新生文化素质依然保持较高水准,新生中外省文化最高分630分,超出该生所在省普通类本一省控线58分,比去年高出45分,江苏省文化最高分349分,比去年高出18分。艺术类专业有387人文化高考成绩达考生所在省普通类本二省控线;部分按文化成绩排名录取专业的最低录取文化分达考生所在省普通类本二省控线;新生语文成绩均分为99.24分, 其中,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传媒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等学院的语文成绩平均分都在100分以上;新生数学成绩均分为87.5分,其中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传媒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等学院的数学成绩平均分都在91分以上;新生英语成绩均分为76.11分,其中传媒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等学院的英语平均分都在81分以上。
二、打造优秀师资,奠定教学品质
11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本科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我校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优先推进本科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打造出一支爱岗敬业、德艺双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一)师资基本情况
根据我校2015年度教职工花名册,本年度共有专任教师578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59.59%。另有特聘教授19人;校外聘用教师251人。学校?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校外聘用教师*0.5)为703.5人,?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为16.71。
具体来说,578位专任教师中:
正高级职称117人,副高级职称133人,副高以上职称共计250人,占专任教师数的43.25%。
博士学历人员106人,硕士学历239人,硕士以上学历共计346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9.69%。
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有155人,占比26.82%,36岁到50岁的有287人,占比49.65%,50周岁以上的有136人,占比23.53%。
学缘方面,本校毕业的有309人,占比53.46%,外校毕业的有269人,其中境外高校毕业的有36人、占比6.23%。
此外,我校现有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6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7人。?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3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7人。
在职人员中,1人获得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1人获得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1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人获得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3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5人获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获得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称号;1人获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