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运输试验实践教学中心

2018-09-18 15:27

水陆运输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一、 中心基本情况

水陆运输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是由交通学院,能动学院、航运学院、物流学院、ITS中心共同参与建设的“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主任1人,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4人,负责实验教学中心的日常管理,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的组织工作。所涉及的学科专业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学科代码为:081901;081103;081801;081802;081006T。水陆交通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是一个建立基于网络管理的高度开放系统,实行主任负责制,在水陆交通实验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五个分中心为支撑,实施网络化的开放运行模式。

根据水陆交通运输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中心分为基础、航运、船舶、港口、路桥五个分中心。其中基础分中心为面向水陆交通相关专业的基础共性实验实践,其他四个分中心面向水陆交通不同方向的相关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会是由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物流学院、航运学院、ITS中心等单位的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该委员会将对实验教学中心的重大方向性问题,如实验体系建设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等提出指导性意见。

组织架构图

基础分中心 航运分中心 船舶分中心 港口分中心 路桥分中心 中心管理层 教学指导委员会 环境条件

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 设备台(套)数 环境条件 33152 9178 17270 98% 设备总值(万元) 设备完好率 中心拥有实验使用面积33152平方米,实训培训基地200000平方米,创新实验面积12000平方米。

二、 实验及实践教学

实验课程数 教学简况 127 13 1513 面向专业数 实验学生人数/年 实验人时数/年 275366 中心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教学采用基于开放共享网络平台的组织方式,依据教学培养方案要求和学生选择结果形成中心教学任务信息,各分中心组织实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性质、实验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采取原理指导、自主

操作、独立分析的教学方式;(2)学生自主设计,研讨式教学方法;(3)基于网络平台的自主组合式教学方法;(4)创新实验的团队指导教学方法;(5)按照“STCW78/95国际公约”培训、自主练习的实训实操教学方法。

中心涵盖20个专业实验室,包含6大研究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实训、实习教学基地和18个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服务面向13个本科专业,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轮机工程专业、航海技术专业、能源动力系统与自动化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结构分析、物流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海事管理专业等,每年全日制本科生962人;交通运输工程湖北省重点学科,包括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交通工程专业等,每年全日制本科生320人。

本科教学基础分中心实验室:计算机模拟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船舶分中心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造船工艺实验室、船舶性能实验室、轮机工程实验室、热能工程实验室、船机运用工程实验室、动力工程实验室;航运分中心:航海及雷达模拟器实验室、船艺训练室;港口分中心:港口机械实验室、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室、物流自动化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道路与桥梁分中心:道桥与渡河工程实验室、交通运输实验室、系统仿真与控制研究中心。结合科学研究基地:ITS研究中心、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港口装卸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水路公路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依托中心的实验实践平台,通过必选、任选及课外创新等3种方式,完成基础及拓展试验、实训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下图全面展示了本中心面向行业,依托学科、统筹资源、突出创新的特点。基于此,本中心将遵循“更新理念、统筹资源、强化基础、突出创新、优化管理”的思路推进相关改革和建设工作。 专业培养计划 航海技术 轮机工程 海事管理 船海工程 能源动力 油气储运 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 道桥工程 工程结构 机械工程 物流工程 物流管理 航运 港口 船舶 交通 需求 人才 产品研发、科学研究等 学生 研发团队 学生自选 教师选题 行业需求

基础实验平台 实训平台 综合实验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 实验网络管理系统 基础分中心 航运分中心 船舶分中心 港口分中心 路桥分中心 研发中心 实训基地 综合实验实践平台(资源+管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

三、 实验教师队伍

中心现有职工98人,其中有正高职称42人,副高职称35人,中级职称1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9人,硕士研究生15人,学士及其它24人。

表1 水陆运输实验实践教学中心人员构成

职称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它 博士 硕士 学士 其它 总数 平均 年龄 42 35 14 7 7% 59 15 14 10 98 46 43% 36% 14% 61% 15% 14% 10% 近三年来,中心人员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出版教材52本,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6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33篇,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3项。 四、 实验教学特色与成果 (一)教学特色

1、整合优势资源建设共享平台

水陆运输相关专业以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和交通运输组织管理为主要内容,同属工科专业,各有侧重,多具共同能力要求,但又有不同的训练项目。本着资源共享、重点服务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运输类和公路运输类相关专业,全面整合现有校内实验实践和科研平台资源,构建多层次多模块实验教学新体系。

校内资源整合以网络平台建设为基础,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虚拟实验、科学研究基地和校企合作中心建设为新的资源构筑整合与增长点,结合科学研究基地服务教学的有效体系构筑,与原有实验室

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实践教学系统。教学条件资源硬件整合可见如下框图:

2、科研基地辅助教学实验平台建设

中心包含的科学研究基地,坚持科研主体工作,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的辅助作用。科学研究基地对教学的服务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科学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二是根据各基地特色,组建创新实验培养平台,(1)科研成果为教学服务;(2)创新实验培养平台。 3、服务行业、产学研结合、多模式、分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水陆运输试验实践教学中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六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苏州园林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